感恩師傅
來源:作者:xxjd221830時間:2012-09-10熱度:0次
在我沒去金廠峪礦區之前,我還一直沒有見過鉆機是什么樣子。參加工作到地質隊,就被分配進了當時的廣宇塑料廠,每天和聚乙烯打交道,并且經常三天兩頭停產,一點兒也沒有做為地質隊員的感覺。
95年7月,由于施工進度的需要,隊部抽調人手組建一臺新鉆機,我報了名,這才開始了我的野外勘探生涯,同時認識了我的師傅—張小平。師傅是真正的老鉆兒,據說17歲就到了鉆機上,年紀不大卻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師傅告訴我,老鉆兒就是明眼人干沒有眼的活計,因而必須要勤動腦筋來思考,在鉆進過程中,通過聲音,鉆速,以及孔內返水等情況,結合地層構造,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
一個優秀的班長,除過追求進尺效率,還要最大程度的降低材料消耗,同時組織協調好自己班內成員的各項工作。師傅在這幾方面都很出色,我們的班進尺總是最高,鉆頭使用完全,班內幾個人也十分團結。我在班上負責記錄,基本上沒有出過差錯,這都緣于師傅的日常教誨和嚴格要求。
有一次接班后,發現上一班機上余尺存在誤差,由于地層過于堅硬,回次進尺很少,所以我就自作主張給他們做了改正。沒想卻引來一場小小的風波。第二天接班時,上一班的班長和記錄員怒氣沖沖地質問我為什么要改他們的機上余尺。大有不說出個子丑寅卯就不依不饒的架勢。還是師傅守護在我前面,說一切都是他讓我做的,你們有意見,那為什么不把自己的機上余尺量準確呢。
師傅還有一句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藝不壓身”,他希望我能多學習,努力多掌握一些專業技術。但我于機械天生有些不感興趣。等到后來真的想學時,師傅卻已經調到別的礦區,不能不說是個小小的遺憾。
但這短短兩年的相處,也已經使我受益良多,我喜歡老鉆兒們的坦誠直率,和師傅他們一樣,我會努力去做一個勤勞樸實的地質人。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