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全國科普月期間、國慶節前夕,第五屆與第六屆全國科普微電影大賽合并一起舉行了盛大的頒獎典禮。由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中國大地出版傳媒集團、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有限公司和中實弘揚(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單位選送的《守護自然:克什克騰世界 地質公園》、《守護自然:運城鹽湖》兩部科普紀錄片,總共獲得四項大獎,分別是“十佳紀錄片獎、最佳劇本獎、優秀劇本獎”,以及朱夢棣獲得“最佳導演獎”。
圖 朱夢棣導演在現場領獎
“守護自然系列紀錄片”是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重點影視項目。兩部影片的主創人員由總監制陳國棟、總策劃孫浩、總出品人楊再清、編劇兼導演朱夢棣、首席攝影師閆其振等組成。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的重要論述,特別是“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指示精神,將科普與影視文化藝術有效結合,更好地服務于科普教育和科學技術推廣,中國科教電影電視協會微電影專委會和南充市電影微電影協會面向全國征集參賽作品近萬部。
這次獲獎的兩部紀錄片,此前均在海外5大核心流媒體播出,覆蓋全球90%觀眾群體(除中國大陸以外),并在央視頻、各級電視臺、主流網視平臺等播出。
《守護自然: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紀錄片改編自陳國棟獲得《人民文學》雜志“人民文學獎”的報告文學《地球印記》,曾獲得美國小金人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亞洲微電影優秀作品獎。紀錄片講述了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的建設歷程、地質遺跡景觀、科研價值、真實反應了克什克騰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在美麗中國建設中具有深刻的價值意蘊,以現場感、代入感和沉浸式的特點講述克什克騰的諸多故事,對地質公園進行整體素描。
《守護自然:運城鹽湖》由中國作協《中國作家》雜志協助拍攝,踐行了中國作協“文學與影視雙向賦能,相融共生”的號召,以文學驅動影視,以影視賦能文學。曾獲第7屆中國歐盟國際電影節“中歐傳播之光獎”。該紀錄片緣起于習總書記在2023年5月16日考察山西運城鹽湖時強調指出:“鹽湖的生態價值和功能越來越重要,要統籌做好保護利用工作,讓鹽湖獨特的人文歷史資源和生態資源一代代傳承下去,逐步恢復其生態功能,更好保護其歷史文化價值。”
目前這兩部紀錄片正在中宣部國家電影局龍標申辦過程中。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