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煜(中)
第十二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頒獎典禮——“2025 中國文學盛典·兒童文學獎之夜”于 11 月20日在湖南長沙舉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地礦局賈煜創作的科幻文學作品《改造天才》榮獲本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科幻文學類)。

據了解,本屆兒童文學獎評選的是2021至2024年間于中國大陸地區首次出版和發表的兒童文學作品。評獎從今年4月11日發布征集公告開始,到7月25日投票選出獲獎作品為止,歷時三個多月。評委在充分閱讀和認真討論的基礎上,經過多輪投票,從725部(篇)參評作品中評選出18部獲獎作品,題材囊括小說、詩歌、童話、科幻文學、兒童繪本等。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和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并列為中國作協主辦的四大全國性文學獎項,是中國兒童文學的最高榮譽。本屆兒童文學獎參評作品數量超過往屆,整體水平較高。

獲獎感言:
作為一名地質行業的從業者,我從未想過,自己在工作之余創作的科幻小說《改造天才》,會在業界收獲這份榮譽,這是對我個人創作的肯定,也是對科幻在當代兒童文學中獨特價值的肯定。
在這部作品中,我圍繞科技與人性、天賦與代價的命題,結合腦機接口技術,虛構了一種“大腦改造裝置”。書中,當未來的孩子們通過技術手段被“催生”為天才時,他們是否也會失去探索未知的樂趣?這種設定源于我對地質工作的思考:真正的發現從不是被“賦予”的,而是通過腳踏實地的觀察、實驗和失敗積累而來。
在這部書中,我還刻意設定了“副作用”這一情節:當孩子們獲得超常能力時,他們的情感、記憶甚至人性本真逐漸被技術侵蝕。這一設定暗含我對教育的思考:在追求效率與成果的今天,我們是否忽視了孩子成長中最珍貴的東西——好奇心、同理心與面對失敗的勇氣?
優秀的科幻文學應當像一面鏡子,讓讀者在想象中照見現實;又像一扇窗,讓他們看到技術之外的人性光輝。科幻文學不僅是“給孩子的冒險故事”,更應承擔起啟迪思想、塑造價值觀的責任。
地質與科幻,于我而言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前者讓我觸摸時間的深度,后者讓我探索想象的邊界。未來,我希望能創作更多硬核科幻與人文關懷并存的作品,讓小讀者們在冒險故事中,既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也能體會到人性的溫暖。
兒童文學的魅力,在于用想象力包裹成長的困惑,而科幻恰好是一個緊貼時代的自由載體。獲得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讓我更加堅信,兒童文學可以既有趣又有深度。愿我們永遠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對生命的敬畏,在各自的文學麥田里,守望下一代的成長。
編輯:小凡 審核:趙臘平 審簽:陳國棟?
上一篇:賈煜:天賦是“附加題”,情感與成長才是“必答題” | 第十二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家訪談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