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至21日,中國作家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湖南長沙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總結中國作協一年來的工作,部署明年重點任務,團結帶領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勇擔文化強國建設使命,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努力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作家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湖南長沙召開
中國作協主席、黨組書記、書記處書記張宏森作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代表中國作協書記處作工作報告。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邱華棟主持會議。

中國作協主席、黨組書記、書記處書記張宏森作報告
報告指出,在全黨全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接續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時期,召開中國作協十屆六次全委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年來,中國作協堅定扛起思想引領政治責任,把“兩個維護”落到實處。精心組織《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專題學習,面向文學界開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宣講,深學細悟黨的創新理論。在實踐中不斷加深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認識,推動宣傳宣講、理論闡釋、創作實踐向縱深開展,從領悟習近平文化思想中定方向、尋思路、找方法。抓牢抓實中央巡視整改,堅持把中央巡視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政治責任,加強組織領導、精心謀劃部署,始終保持高位推動、動真碰硬,確保整改落地見效。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營造文學領域新風正氣。
報告指出,中國作協聚焦提升文學原創能力,深耕厚植文學沃土,始終把創作出版優秀作品作為文學工作的中心環節,加強系統謀劃,改進創作生產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充分激發文學創新創造活力,為更多更好優秀作品涌現創造條件。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始終聚焦推出具有新時代標志性意義的優秀長篇小說這一定位,聚合全國文學出版優質資源,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作品。高質量完成第十二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評獎工作,評選出18部(篇)題材豐富、風格多樣、深受讀者喜愛的優秀作品。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長沙共同舉辦“2025中國文學盛典?兒童文學獎之夜”,以靈動活潑、隆重豐富的節目形態,生動展現兒童文學的獨特魅力,凸顯新時代兒童文學高質量發展的豐碩成果和嶄新氣象。將推動新大眾文藝健康蓬勃發展作為年度工作重點,到廣東東莞等地開展新大眾文藝專題調研,舉辦“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學實踐:西海固文學現象研討會”,從宣傳報道、理論研究、作家培訓、創作扶持等環節入手,扎實推動新大眾文藝從現象級熱潮向可持續文學生態生長。聚焦文學創作前沿熱點問題,加強評論引導、推動理論創新。召開全國報告文學創作會議,倡導報告文學創作以真實性為根本,進一步提升紀實品質,強化文學表達,成為新時代中國的備忘錄、風物志、心靈史。創作扶持工作機制強化精準滴灌,緊扣“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等重大歷史節點、重大主題組織創作研究,累計扶持各類專項120余個。各文學報刊社迎難而上、主動作為,聚焦出作品出人才主責主業,積極探索改革新路徑、開辟發展新賽道。
報告指出,中國作協營造文學領域新場景,塑造文學發展新優勢,以創新實踐拓展文學疆域,通過場景再造、價值賦能、優勢重塑,推動文學事業實現產業價值與社會效益不斷提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實施“著名作家抵達文學‘縣’場”行動,以“小而美、接地氣”的特色活動破除文學傳播壁壘,有效打通優質文學資源直達基層的“最后一公里”,文學公共服務催生基層文化新氣象。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5.75億人,海外活躍用戶約2億,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網絡文學IP溢出效應顯著,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影響力日益擴大。數字賦能展現文學工作新圖景,穩步推進文學數據庫建設,中國新時代文學大數據中心投入運行,發布首個《文學數據管理與應用總體要求》團體標準,促進全國文學資源聯通共享。持續擦亮清溪“文學村莊”金色名片,持續提升清溪作家書屋群服務質效,豐富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館藏。積極開展文學對外交流活動,舉辦2025國際青春詩會(中國—拉美國家專場)、第七次漢學家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先后邀請57個國家的168位作家、翻譯家、出版人來華進行交流對話,為促進中國文化國際傳播貢獻文學力量。
報告指出,中國作協用心用情“做人的工作”,建設溫暖和諧“作家之家”。精心組織會員發展工作,會員結構更加優化,地域分布更加均衡,會員總數超過1.7萬人。持續打造“作家活動周”活動品牌,針對新會員、網絡作家、西海固作家群、中國文學新力量、入會30年以上老會員等不同群體開展5期活動。舉辦巴金、臧克家、嚴文井、羅廣斌、馮至、張恨水等重要作家紀念誕辰活動,召開賀敬之創作85年、徐光耀創作80年座談會,向56位90歲以上老作家致以壽誕祝賀。加強作家定點深入生活項目的跟蹤管理,鞏固深化新時代文學實踐點共建共管工作格局,實施“中國作家駐村計劃”,引領作家扎根人民生活,激發創作源頭活水。魯迅文學院啟動線上線下融合培訓新模式,全年共舉辦22個培訓班,培訓學員1800余人,形成多類型、多層次、多面向的培訓體系。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南寧舉辦“2024中國文學盛典?駿馬獎之夜”系列活動,以豐富的文藝形態、新穎的傳播方式展現了新時代民族文學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攜手港澳臺作家,共促中華文化傳承創新。聯動各地各級作協組織,提升文學服務效能,充分展示了新時代文學生機盎然的壯麗景象。
報告強調,2026年是“十五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全會《建議》總體部署,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更加堅實的文化基礎。要深化理論武裝,以黨的創新理論引領文學事業新發展。把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學習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與抓好文學工作“十五五”規劃編制結合起來,與深化中央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與持續推動文學事業繁榮發展貫通起來,認真總結“十四五”時期成績經驗,科學謀劃未來五年文學事業發展,確保黨中央戰略部署轉化為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要堅持創新創造,以機制創新激發發展新動能。加強和改進文學創作生產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優化創作扶持和評獎工作機制,引導廣大作家端正創作態度、涵養文人風骨、堅守藝術理想,塑造健康向上、團結奮進的行業風尚。要凝聚奮進力量,以隊伍壯大拓展文學新疆域。堅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結合、抓作品和抓環境相貫通,加大培訓力度,整合作協系統和文學界優質教育培訓資源,打造堅強有力的作協組織。要做強品牌優勢,以深化對外交流塑造中國文化新敘事。進一步擴大國際青春詩會國際影響力,開展拉美青年文學翻譯家走讀中國等活動,扶持更多漢學家、版權機構翻譯出版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在深化文明互鑒中發揮文學更大作用。
報告強調,即將迎來的“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旗幟、勇擔使命,堅定信心、踔厲奮發,不斷攀登文學新高峰、開辟事業新境界,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匯聚磅礴精神力量。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主持第一次全體會議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邱華棟主持第二次全體會議
會議進行了分組討論,胡革平、馬新明、孫甘露、李駿虎、格日勒其木格·黑鶴、蔣勝男、向欣、彭闖、劉亮程作大會交流發言。與會委員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圍繞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緊密結合當前作協工作和文學工作實際,聚焦出作品出人才,從開拓文學視野、創造有利文化環境、擴大優質文學供給、加強隊伍建設、引導新大眾文藝創作、深化文學協同發展、擴大對外文學交流等方面談了學習體會、經驗做法,提出了富有啟發性和建設性的意見建議,表達了勇擔使命、開拓進取的決心和信心。
來自全國各地的162名委員出席會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央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副組長陳桂林,中央宣傳部文藝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彭云和干部局有關同志,部分省級文聯主要負責同志,中國作協各單位各部門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會議現場
文字:羅建森 攝影:王紀國
來源:《文藝報》
責編:朱夢棣
審簽:陳國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