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晚,北京西城區北大縱橫大樓內,“作者面對面”第1100期活動舉行。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主席、《大地文學》主編陳國棟先生攜待出版的報告文學新作《沂水弦歌——修復者的山水筆記》與讀者見面。
今年正值沂蒙精神提出80周年,這部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即將出版的作品,以綠色為主線,通過沂蒙山區生態修復的動人故事,展現了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揚。本次活動吸引了眾多文學愛好者和業內人士參與。現場座無虛席。陳主席介紹“中國山水工程”是一個涵蓋多種生態系統類型的大型生態修復工程,而沂蒙山區項目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范例之一。該項目實現了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的有機結合,為世界生態恢復提供了可借鑒的中國方案。
陳國棟主席談到,沂蒙山區的生態變遷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縮影。從過去的“千瘡百孔”到如今的“綠水青山”,沂蒙山區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這本書通過沂蒙山這個窗口,展示了中國正在發生的綠色變革,本書記錄了生態修復者們的工作和生活,傳遞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沂水弦歌》是第一部聚焦“中國山水工程”的報告文學作品,為解讀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文學視角。
陳國棟主席現場解答了文學愛好者提出的關于報告文學寫作的問題,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趙臘平、《生態文化》主編胡偉、《中國綠色時報》文化版主編王江江、駐會作家劉能英、趙光華以及現場20多位嘉賓參加了活動,本次活動通過短視頻平臺面向全國直播,吸引了11萬觀眾參與,線上線下互動熱烈。把活動氣氛推向了高潮。








供稿:趙光華
責編:朱夢棣
審簽:陳國棟
上一篇:作家最關心的“文學轉化影視”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開講:探討文學作品的影像化傳播之路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