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片與紅燈
來源:作者:許立春時間:2012-04-26熱度:0次
衛片是國土部門時下流行的口語,說到衛片,我不免聯想起公路上的紅燈,紅燈是所有開車人的警示,沒有多少人不遵守這個規范,偶爾闖紅燈的,都是不熟悉路況的司機,起碼可說多數不是故意所為。借用別人的車子,車主擔心的往往不是燃油和安全,更多的卻是怕闖紅燈。由此可見,紅燈在所有公民頭腦中該是多么重要。
事實上,衛片和紅燈起著雷同的效果和作用,可是,公民對衛片的認識遠遠差于紅燈。闖了紅燈,車子過不了年審;出了事故,麻煩不可估量;駕駛證還可能被扣分或者吊銷等等,一連串配套措施足可以讓開車人膽戰心驚。而衛片呢,不懂得衛片知識的人倘且不論,有些違法人,知道了衛片的知識概念,更知道自己的違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然而,他們卻無所顧忌,絕沒有像害怕紅燈那樣膽怯衛片。衛片整改的時候,違法人不覺得是自己的事情,絲毫感覺不到違法的后果,甚至還我行我素。相反,國土部門自身反而惹上了麻煩,整天忙乎違法人的整改資料。
衛片的檢查管理已有好幾年了,相比于紅燈發揮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語,原因是多方面的,針對原因,筆者有如下建議:一、大力普及衛片知識的宣傳,使公民多了解和懂得衛片,特別是地方政府更要高度理解衛片工作,重視衛片工作,把衛片工作當成“分內事”。二、增加衛片檢查的頻率,可以一年多拍,變事后監督為事前防范,把違法用地消滅在萌芽狀態,不做“馬后炮”。三、敢于動真碰硬,對危害性特別明顯的,在群眾中影響特別大的,政府一定要依法拆除,絕不姑息“變通”,不留給違法者絲毫的僥幸心理,同時達到震懾的效果。四、變“一家管”為“大家管”,對有衛片記錄歷史的違法人,供電、通訊、金融、通水等相關部門都要參與管理,象對待紅燈一樣,多管齊下,使違法用地變成過街老鼠,讓違法用地無空可鉆,要他們徹底失去生存的土壤。如此管理,衛片的檢查管理或許能發揮真正的作用。
許立春
江蘇省響水縣國土資源局小尖中心所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