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松花湖
來源:作者:張靜時間:2012-06-23熱度:0次
讀過一篇精彩的博文,讓我對“穿越”產生了巨大好奇。期盼著,何時也能像驢友們一樣跋涉山水之間。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結識了幾位戶外朋友,相約端午休假同他們一道去穿越松花湖。就這樣,在端午前一天早晨,我們一行六人,背著裝滿戶外裝備的行囊,開始了我人生的第一次穿越之旅。
吉林的東山,海拔 898米,在松花湖沿岸連綿起伏青山中,它不算險峻。但因昨夜下了雨,鋪滿綠草的山路泥濘濕滑。剛剛爬上一小段,我就已經氣喘吁吁了。心率急劇的加快,跳動的心臟好像瞬間要從嗓子蹦出來。領隊見我漲紅臉樣子,停下腳步。回頭對我說:“休息一下吧,我去給你砍一根手杖。”原來他那大大的行囊里,還有一把小砍刀。我卸下身上的背包,雖然和其他隊員的行囊相比不是很沉重,但此時也如泰山壓頂一般。過了十幾分鐘,領隊把一根修好的手杖遞給我,并叮囑我:“爬山不要著急,腳要放穩,一步一步不能亂,像唱歌的節拍,走起來就不累了。”有了手杖,爬山比先前輕松了許多。
端午時節,雜樹叢生的密林深處,枝繁葉茂,滿目青翠。五彩的野花恣意盛開,濕潤的空氣中飄來陣陣幽香,蟲鳴鳥啼,泉水叮咚。山野中淡雅清幽,對于久困喧囂都市里的人來說,能這樣近距離擁抱大自然,內心感到無比暢快。
山路彎彎,很多溪水漫過山路,為了更好的攀爬,我們不得不橫向穿越,尋找更好的路徑,我的鞋子不知何時已經浸滿了溪水。大約過了三個多小時,中午時分我們一行人才到達頂峰。山頂有一塊略微平坦的地面,有一座高十幾米的鐵塔豎立在峰頂,據說那是防火瞭望塔。 在領隊的陪同下,我攀上了鐵塔頂部。站在高高的鐵塔上,青山環抱的豐滿大壩和旖旎的松花湖一覽無余。俯瞰著秀美的湖光山色,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愜意。猛烈山風穿透浸滿汗水的衣服,頓感涼爽。只是那風真的很大,稍有不慎,恐怕會像落葉一樣刮走,我用手緊緊地抓住欄桿。
走下瞭望塔,隊友們已經打開行囊,準備午餐了,幾種薄餅和小菜,還有面包、香腸、魚罐頭、水果,我急忙拿出帶來的牛肉干分給大家。午餐結束時,我看見領隊悄悄拾起被我拋在草地上的牛肉干塑料包裝袋,揣在衣兜里。那一瞬間,我像一個犯錯的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臉紅。老戶外不僅酷愛在山水間的跋涉,而且更加熱愛那山山水水,都有很強的環保意識,從那一刻起,我從內心的仰慕變成了欽佩。
收拾好行囊,我們向山的背面走去,如果說上山時還有路可循,下山則是無路可依,荊棘叢生,枯樹橫臥。有些路段懸崖高聳,亂石疊起。走不多時,天空中響起轟隆隆的雷聲,透過遮天蔽日的樹葉縫隙,不時有閃電劃過。一會,飄起了毛毛細雨。那雨滴打得樹葉沙沙的響,我們并沒有停下腳步,冒雨穿行在叢林中,高大茂密的枝葉,像一把擎天的大傘,阻隔著飛落雨絲。腳下的路更加難走了。雜草叢生,怪石嶙峋,還要不停用手杖挑開擋在眼前的藤蔓荊棘。汗水和雨水沿著臉頰恣意的流淌,眼睛里澀澀的感覺,在這樣的艱難的行進中,隊友們依然一路說笑,有時還停下來,找尋一些好吃的山野菜。蕨菜、刺老芽、猴腿和黃花菜裝滿一塑料袋子。遇見倒臥干枯的白樺樹,領隊用刀子,剝下一條條干樹皮,放進背包里。
傍晚時分,我們冒著彌漫雨霧,跌跌撞撞的走出了原始密林。拐過山腳,看到一路隨行的溪水,匯聚到一個寬闊的水域,原來這山腳下是松花湖的一個湖叉。
大家像剛剛打贏了一場戰役,高興的手舞足蹈,歡笑聲回蕩在山谷中。此時,雨也已悄悄的停了。
狹長湖面有幾十米寬,倒映著連綿起伏的青山,真是山水如畫,風光無限。此時,向遠處眺望,湖面上有往來船只;岸邊是大片碎石,干枯黃草沒有再生的跡象,明顯能看到水岸線,這是前年發大水留下的痕跡,靠近山腳處有一片綠油油的嫩草。領隊風趣的說:“看,那里已經鋪好地毯迎接我們了,就在這里安營扎寨吧!”
這幾名隊友都是老戶外,支帳篷,找干樹枝,點火做飯,分工明確,我和一位老大姐去湖邊洗換下濕衣服。回來時,帳篷已經搭起,五顏六色煞是好看,成了青山綠水間又一道更亮麗的風景。
晚餐已經做好,在支起的天幕下,炒好的小菜和水蘿卜燉羊肉,還有魚罐頭、香腸已將地布擺滿,一鍋新燜米飯正散著誘人的香味。白酒、啤酒、紅酒,我們在興奮激情中盡情地暢飲,談聲、笑聲、嬉戲聲在寧靜的湖畔任意飛揚。
當四周的山野偷偷陷落在黑色帷幕里時,遠處的天際又響起隆隆雷聲,厚厚云層向這邊移動。原本要等晚上十點才籠篝火,只能提前點燃。靜靜的黑夜中,當烈焰熊熊的篝火騰空燃起,火星四濺,讓人有不盡的遐思。看著火舌的跳動,噼噼啪啪的爆響聲,既享受這野外夜的寧靜,又怎能心靜如水。思緒隨著跳躍的火苗不知飛到了哪里。總之,在這樣寧靜的篝火之夜,我們享受著內心與大自然對話。這樣的感覺¬無論多么舒適的家里也不會感受到。
我們戴著頭燈圍坐在篝火旁,繼續喝起酒來。不知北方人天生豪邁,還是戶外人特有的激情,大家一邊喝酒,一邊唱歌,天南地北得講著故事,此時,早把塵世的煩惱拋到九霄云外了。歸林的鳥兒被歡笑聲驚起,撲棱棱飛向遠處。也許,老天爺眷顧我們這些熱愛生活的人吧,雨竟然沒有下起來,大塊的烏云又悄悄轉到山那邊去了。當篝火漸漸燃盡時,天邊閃出幾點星光。靜靜的夜晚,靜靜的山野里,一點聲響都會傳得很遠很遠,偶爾,能聽到遠處的汽笛聲。
一天的跋涉,加上喝了少許的酒,我帶著倦意鉆進那軟軟的睡袋里,不一會便進入了睡夢中。
清脆悅耳的鳥鳴,把我從沉睡中驚醒,我感到身上暖洋洋的,睜開眼睛,陽光直射進帳篷來,我輕輕拉開帳篷的一角,探出頭去,太陽已經從湖面升起。兩層帳篷之間的水珠滴落在臉上,頓覺睡意全無。其他幾個隊員也已經起來了,我急忙鉆出帳篷。領隊用支起的吊鍋煮著粽子和雞蛋,濃濃的粽香飄散在山谷里,不知是誰,還采來許多艾蒿插在每個帳篷的角上。
我拿出牙具走向湖邊,早晨的松花湖更加美麗,湖面上薄霧如輕紗般,裊裊升起。霧靄中的遠山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的水墨畫。山野中不時傳來婉轉的鳥鳴,我蹲在湖邊的石頭上,用杯子舀起水來,突然,不遠處濺起高高的水花,嚇了我一跳。猛抬頭,見一條大魚躍出湖面,倏地又鉆進水里去了。
吃過早餐,隊員們開始整理行囊,收拾帳篷,一起把地上塑料袋、包裝物一一撿起來,找了些干樹枝、用樺樹皮一起點燃,直到全部燃盡。我的鞋子沒有干,領隊從包里拿出一條速干褲,扭成團放進鞋子里,吸干水。
大約有十點鐘左右,太陽已經升到半空,昨天的濕衣服,鞋子都已經干了,我們又背起行囊出發了。繞過昨天下山時山腳的溪水,登上對面的高山。沿著山中的蛤蟆道走了一段,又順著山路向山頂攀爬。今天爬山不像昨天那樣趕時間,雖然腳步不停,但還是輕松了些。一路上,看見有好幾處臨時搭建的木頭房子,領隊說那是養蜜蜂人搭建的。走著走著,聽到巨大流水聲了,走近時,才看到一股清泉奔流直下,撞擊著山間突起的巖石,濺起高高的浪花,水深處有一米多的樣子。我們停下腳步歇息,每個人把空了的水瓶灌滿。我俯下身掬起一捧,喝一口,清澈甘甜。
我們繞過了兩道山梁,中午簡單的吃了點東西,就又繼續向上攀爬。越往密林深處走,山越陡峭,古樹參天,巨石橫臥,腳踏在厚厚的腐葉上,有時會陷進很深。為了繞過那些巨大的石頭,我們不停地改變路線,領隊的GPS不知何時已經沒電了,只能靠直覺判斷方向。有時大家把背包卸下,相互攙扶才能越過高高的巨石。下午四點多鐘才到達山頂。與我們計劃的方向有了很大的偏差。原本下山的路已經不見了。領隊和一個隊員去察看下山的路,我沿著山脊竟看到了一簇簇盛開的杜鵑花。這就是所說的高山杜鵑吧,成片的杜鵑花開在高高的山崖出,遠遠望去,極嬌艷,嫣然而動,爛若云霞。我喜愛那高山的杜鵑,無論身處怎樣的境地,都頑強的綻放著陽光般的笑容。
選擇好方向到達山底時,已日落西山,不遠處是個大型采石場,有拖車載著巨大的石塊經過,打聽一下路,人家告訴我們,還有十幾公里的路程,才能到達公路邊。天已經漸漸的黑了,我們一路狂奔,穿過兩個小山村才到公路邊。當 橘紅色月亮從天邊升起時,我們坐上了回城的出租車。
經歷了端午的穿越之旅,我更加了解戶外人,他們那種挑戰自我、寄情山水的豪情;那種團結協作,攜手同行的品格;那種喜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精神,深深的感染著我,而秀美的山水、那份美好情懷,更讓我永生難忘。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