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北湖分局辦公室上班,一個小伙子滿頭大汗地跑進來:“我家魚塘被石河子勞教所修公路占了,施工單位在我家魚塘埂子上倒砂石料,我要求補償,對方不給,強行施工,國土分局能不能管啊!”詢問來者,他叫張驥。
我坐上他的摩托車,我們很快來到魚塘。這片魚塘面積34畝,分布大小魚塘7塊。南邊的魚塘堤壩東頭停著一輛拉砂石料的卡車,張驥家的小四輪橫放在堤壩中央,旁邊站著張驥的老母親,她氣呼呼地不讓卡車前行,雙方僵持在現場。魚塘堤壩北邊已經傾倒了數方砂石料,浸泡在水里。
經了解,1973年12月,蘑引渠擴建工程竣工以后,瑪管處鼓勵配水人員在搞好用水調度工作的前提下發展農副業,當時,瑪管處安排張驥的父親在這里駐點配水,他家自籌資金10多萬元在這里開發了魚塘。橫跨蘑引渠的鋼結構便橋,寬約4米,是瑪管處1995年實施蘑引渠擴建工程期間臨時搭設的,供過往的行人行走。2007年以前,石河子勞教所的公務用車都是從石總場10連路口繞道。這次修路他們征求了張家的意見,張家也表示支持,但路基擴建占用魚塘的補償的事卻沒有談,張家人以為到修路的時候肯定會解決的,沒想到這路直接就開工了,張家人生氣也是自然的事情。而且,根據我掌握的情況,勞教所修路并沒有辦理用地手續。所以,馬上通知施工單位停止施工,待辦好用地手續,與張家談好補償事宜后再動工。
施工單位技術人員老牟介紹說:“2007年4月,為縮短路程,經師市交通局同意,石河子勞教所準備改道,公路設計線路需借用張驥魚塘堤壩,并沿魚塘堤壩全線加高培厚鋪設柏油,同時,還要在該路西端修建一座橫跨蘑引渠的公路橋,以便于機動車輛通行。因工期趕的緊,所以才急于施工。”
我對老牟說:“修公路必須辦理用地手續,而且不能侵害養殖戶的利益。”隨后,我邀請技術員老牟、張驥一同勘測魚塘堤壩的斷面尺寸。經勘測,堤壩寬2.5米,坡角底寬5.5米,而公路設計上口路面寬7.5米,設計坡角底寬13.5米,與張驥魚塘堤壩原坡角寬度比較,魚塘堤壩加高培厚以后,斷面增加了,形成路基堅固的柏油路,使得魚塘堤壩兩邊各外延4.0米,占用魚塘面積共計260平方米。張驥家的魚塘是石河子瑪管處的國有土地,我根據自治區有關文件計算出補償費是5000元,我當場替他們擬好魚塘補償協議書,帶著張驥到石河子勞教所,找到了所領導,說明了魚塘堤壩的土地權屬由來,強調公路建設要依法辦理用地手續,占用魚塘必須補償。經過協調所領導同意了補償條件,雙方協議書上簽了字,協議書一式3份,國土分局、勞教所、張驥各持一份。張家人很高興,但心似乎還是放不下。
我回到分局趕緊配合勞教所辦用地手續,15天后,手續辦完,公路工程動工了。當我通知張驥到分局領補償費時,他似乎還不敢相信這么快就辦好了。他拿著補償費,一個勁地笑,反復說著謝謝、謝謝。
事情過去五年了,我也離開了北湖分局,如今,張家的魚塘經營得有條有理,占用他家魚塘堤壩修的路也是車來車往。
上一篇: 發人深省的100個故事之《孔子也偷生》
下一篇: 澳洲之行——7.飛抵凱恩斯、親近大堡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