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會員原創/散文

知青許桂林:“上山下鄉”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

來源:作者:許桂林時間:2012-07-08熱度:0


  知青許桂林:“上山下鄉”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
                    拂曉報記者 王云
   編者按電視劇《知青》在央視的熱播,勾起了許多經歷過那段紅色歲月的知青們的回憶。當年那些上山下鄉、為之付出寶貴青春的知青們,如今都已人到老年。“憶往昔,崢嶸歲月稠。”50年彈指一揮間,穿過時間的塵埃、歷史的風云,再回首看那段歷史,那是他們人生當中一段難忘的旅程,更是一段永遠抹不去的記憶。重拾那個奉獻了自己理想和青春,滿載了快樂和痛苦的年代,這些老知青們有怎樣的感受?今天起,讓我們隨著“憶往昔•知青歲月”專欄的采訪,聽他們述說那段轟轟烈烈的歲月,懷念那列逝去青春的“列車”。
    

   人物檢索: 許桂林,上海知青,1970年赴安徽省渦陽縣插隊6年,1976年招工到淮北市工作,1980年調到宿州,曾任埇橋區委宣傳部副部長。
   許桂林是1968屆的初一學生,一個典型的老三屆。1970年,17歲的許桂林下放到淮北地區。從那一年開始,他從繁華的大都市上海來到一個晚上要點煤油燈照亮的淮北村莊。在這里,他一點點學會了農耕,感受著百姓的淳樸善良,也吃了一些在上海從未想過的苦。他說,那時候并不覺得苦,6年的插隊經歷是他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淮北的百姓淳樸善良 

  許桂林下放的農村在當時的渦陽縣高爐公社劉莊大隊。“剛到插隊點的時候,就感受到當地老百姓的善良,我們知青住的房子都是他們專門蓋起來的,還有人負責我們的伙食。后來時間長了,我們嫌麻煩人家就自己動手做飯了。”許桂林對記者說,那個時候的社會風氣非常好,百姓基本上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插隊6年,他幾乎沒有洗過衣服,每天出去的時候也不鎖門,等回來的時候就發現衣服已經被好心的大姐、大媽洗好了。
    許桂林告訴記者,當時百姓的生活還很苦,淮北的農村很窮,也沒有通電,有的人家甚至連煤油燈也點不起;種麥子沒有化肥,只有一點有機肥,畝產能達到一二百斤就是不錯的了;交通落后,從村里到縣城,要步行三五十里。記得他們幾個知青下到當地農村的時候,生產隊是趕著牛車來接的。雖然生活條件很艱苦,每天吃的都是紅芋干、紅芋饃,但老百姓很樂觀,能吃苦,對知青們照顧得也非常周到。“那時,我們和老百姓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樣。”許桂林說。
    挖河的經歷印象深刻
     回憶下放插隊的生活,許桂林說,那時,老百姓一般就忙活麥秋兩季,不像現在還能出去打工,冬季農閑的時候大家就一起組織興修水利,以求改變淮北旱澇不均的農田狀況。
   “印象最深刻的是插隊第二年的冬天,我們一起開挖茨淮新河的經歷。”許桂林說,“茨淮新河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安徽農村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上起沙穎河茨河浦,經阜陽、利辛、蒙城、豐臺、淮南、懷遠,于懷遠荊山口上游入淮河,全長約135公里。我們所在的工程段在懷遠縣境內,叫作磚頭壩子。在淮北平原生活過的人都知道,這里冬天的風是非常干燥的,被風吹得時間長了,嘴唇都會裂開一道又一道血口子。”
   雖然嘴唇裂了,手也磨出了泡,但知青們的吃苦耐勞精神絕不遜于當地的民工,他們和大家一起挖坑、推土、搬石頭,融入到興修水利的大軍之中。工地上,到處是鏗鏘的鐵鍬撞擊聲和粗獷雄渾的號子聲。“每天唯一的感覺就是餓。只要開飯的哨子一響,整個開河工地就歡騰起來。半斤面一個的豌豆面饃,我一口氣能吃5個呢。”許桂林說。
   惡劣天氣下連續繁重的勞作,使得不少知青生病受傷,但很多人仍堅持在工地,他們的先進事跡也成了每天廣播站的重頭新聞。“整個挖河工程到1991年完工,這么多年來,茨淮新河減輕了淮河干流正陽關至懷遠間的洪水負擔,緩解了黒茨河穎水倒灌的威脅和西淝河下游的洼地澇災,為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許桂林說,“現在,每每在報紙上看到有洪澇災害的消息,我都會想起我們上海知青參與并為之流過血、流過汗的茨淮新河工程。我覺得,我們的青春歲月在那個年代沒有白白流失,她也閃過亮、發過光,并且成為我們青春歲月里最珍貴的記憶。”
    搞文學創作排遣寂寞
    “那時的我還很年輕,適應能力也很強,沒用多長時間,就習慣了淮北的生活。當時也不覺得條件很苦,只是由于沒有什么文化娛樂活動,最難熬的是寂寞。”許桂林說。除了農忙外,其他時候基本沒有什么事情做,對于他們這些知青來說,熬時間是非常痛苦的。好在許桂林后來當上了生產隊長,并且在公社文藝宣傳隊幫忙,唱樣板戲,編三句半、順口溜,還排演過泗州戲。就在這樣的環境中,他漸漸“迷”上了文學創作。1977年,許桂林發表了小說《陸老頭》。1978年,他和儲福金合作創作了小說《紅花》,后來還出了散文集。許桂林告訴記者,當時很多知青感到迷茫、消沉,靠寫東西才能夠為將來返程增加一點機會,而且只有不停地寫,才能夠派遣心中的苦悶。他坦率地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文藝創作也是一塊‘敲門磚’。”
   1976年,許桂林招工到淮北市工作,1980年到宿州,先在西關文化站干了一年,后來在市文化館工作了幾年。這中間幾年時間里,許桂林也有過回上海的機會,但他最終還是放棄了。他說,自己已經習慣了在淮北的生活,對這片土地和人民也有著割舍不掉的感情。至今,許桂林在淮北這塊熱土上,已經生活了整整44年。 

(編輯:作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日韩午夜中文字幕电影| 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麻豆一二三四区乱码| 插B内射18免费视频| 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 中国sで紧缚调教论坛| 激情影院在线观看十分钟| 国产精品反差婊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大胸妈妈的朋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香焦视频在线观看黄| 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 北条麻妃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7青青草视频| 欧美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视频2|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国产黄色二级片|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鲁啊鲁在线观看| 女人18片毛片60分钟|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 免费观看性欧美一级| poverty中国老妇人|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国产挤奶水主播在线播放| 三年片免费高清版| 狠狠色先锋资源网| 国产精品视频九九九|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深夜福利视频网站|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www.kkbok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