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
來源:作者:李春時間:2012-07-26熱度:0次
我一直想寫寫父親,因為不知從哪里寫起,所以沒有動筆。
父親屬馬,算算正是八十一歲的老人了,個頭不高,身體微胖,頭發(fā)雪白,眉毛粗黑,為人和善,從不多言多語,唯一的愛好是到大街上書報亭里買報看報。父親年齡大了,我怕他去街上不安全,給他訂了不少書報雜志,但他還是每天必去書報亭逛一圈,這成了習慣,也成了他鍛煉身體的方式。
父親祖籍宿縣,排行老三,祖父打鐵流浪到宿縣南任橋集、唐南集,高溝集等地,在一個三面環(huán)水的澮河北岸小邱莊安了家,現(xiàn)劃為蚌埠市固鎮(zhèn)管轄。父親弟兄5個,一個二大爺抓壯丁當兵, 聽說去了臺灣再也沒有音訊,發(fā)了多次函也沒找到;一個四叔1960年挨餓,餓死在路上;現(xiàn)有弟兄三人,都年事已高,又不在一個縣市,就很少走動。
父親讀書是受大伯父的影響,那時大伯父讀私熟放學回來,就教父親認字,背百家姓、三字經(jīng)。有時父親也會偷偷地跑到學校旁聽,被老師發(fā)現(xiàn)后,一問比在校的學生都學的多,會的多.爺爺聽說后也讓父親上了學,插班從三年級上起,連蹦兩級,小學只讀二年,課程全部學完。后來父親又隨同鄉(xiāng)參加了共青團干部培訓班, 在靈壁、泗縣, 宿縣等地打游擊、分田地,52年調(diào)到碭山工作,在縣委南院一干就是二十年。
父親在縣委南院的稱呼是李秘書,官不大僚也沒有.我只記得當時是吃不飽,宿縣來的奶奶、小叔、小姑住著不走,我母親為了保住我們的吃喝,就要藏糧袋子,父母為此吵架,母親一氣回娘家一住就是半個月。
父親又當老又當小,伺侯著老家來的奶奶,小叔,小姑,還要照顧我們.沒辦法我們也只好隨母親到黃河故道北岸的姥姥家,把城里的家讓給了奶奶、小姑、小叔。
父親是秘書,字寫的漂亮,文革時期,刻鋼板,一氣就是七天七夜.兩派斗爭他是保派,雖然保派不吃香,但他說人不能昧良心,這些老領(lǐng)導都是為革命做出過貢獻的人,怎么說是反動派就是反動派, 說是走資派就是走資派了呢?他不信!駐軍代表看父親能寫能講,家庭是打鐵出身,有意要培養(yǎng)他,把他結(jié)合進縣革委會的班子,但要求父親反戈一擊,揭發(fā)當時的縣委書記。父親沒同意,偷偷跑回姥姥家躲了起來,后來被人拉回去在學習班批斗了三天三夜。
文革結(jié)束后,父親被下派到一個公社,開始是人保組長,后又掛上個革委會副主任。
公安局管理體制變化后,父親的人保組長被改名為公安特派員. 當時兩個公社合并一個區(qū)、十幾萬人口的治安就靠我父親一個人,一桿槍,領(lǐng)著幾個聯(lián)防隊員。現(xiàn)在到城北去,和老百姓拉呱,說我父親的名字他們不知道,但你只要一提“李一槍”,45歲以上的人大都知道,當年父親在城北破案名聲大,整天上穿白色制服,下穿藍色公安褲,頭戴大蓋帽,威風的很,人送父親外號“李一槍”。
父親會破案,當時我年齡小,了解的不多,只知道父親黑天白日不進家,幾次回家都因熬夜上火鼻血止不住,母親和我拿棉花 堵鼻眼,弄的滿手,滿臉都是血。在家里從小到大很少見父親發(fā)過火,怎么能讓小偷小摸壞人懼怕呢? 我一直不解。
父親離休后,回到城里,安享晚年,每當聽說本縣又出了案子,他就會自言自語地說:“沉不下去,沉不下去?!蔽乙膊恢鞘裁匆馑?,就問父親,他說,現(xiàn)在的年青人,腰里夾著個包,趾高氣揚,出現(xiàn)場如蜻蜓點水,老百姓心里懼怕他們,能給你交心,能給你說案情嗎?線索都在人民群眾中間,要和百姓交朋友,我那時住在百姓家,吃在百姓家,喝紅芋湯,吃紅芋饃,老百姓一看你這人能處,就把他們知道的情況掏了出來。你人生地不熟,走馬觀花,放不下架子,老百姓不信你,你這案子何時能破?
聽了父親的話,我知道現(xiàn)在的年青人和老一輩的工作作風無法比。父親后半輩子都是在公安戰(zhàn)線工作,因為人老實不會鉆營,一個孩子也沒安排進公安系統(tǒng)。好在我們兄弟都爭氣,自食其力,現(xiàn)在憑自己本事都還不錯,父親也就安心了。
前段時間,父親嘮叨著想去西安那邊看看古跡、兵馬俑等,一是我抽不出時間陪他,二是他已年過八十,血壓又高,不敢冒然領(lǐng)他去,也就沒有成行。就帶他做了一次足療、全身按摩,他說太貴了,太貴了,不值不值,但看他興奮的模樣,知道父親還是很高興的。
父親有他的離休工資,看病又不花錢,按說能存下幾個,但他手里真沒存錢.我家弟兄多,孫子、孫女上學他主動掏錢,兒女蓋屋起房,他又要幫二萬. 父親也曾多次給我錢,都被我強行拒絕了,年齡那么大了,還要老父親的錢,我臉上掛不住,老人的心情領(lǐng)了,能讓老人高興幾天是幾天。
父親常說:人生在世,轉(zhuǎn)眼就過去,錢多多花、錢少少花,只要身體好,心情好一切都好。父親一生奮斗過, 風光過,不論高潮還是低谷都能心平氣和、夢穩(wěn)心安的生活,這不就是我們小輩人的福嗎?不就是我們做人的榜樣嗎?父親啊, 父親,您讓我從心里起敬, 您還是我兒時心中的太陽!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