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逛“南國書香節”
來源:作者:黃燦輝時間:2012-08-28熱度:0次
廣州一年一度的南國書香節剛剛落下帷幕,我盤點起我的收獲來:與去年基本持平。也就是說我今年在書香節上買書所花的錢和上一屆差不多。南國書香節, 一個獨特的節日,歷經時間的打磨,已經成為廣州的一個著名文化品牌了。書香節雖說每屆時間不長,一周左右,但說起來分量是很重的。國內外各大出版社云集,各地名流紛至沓來,為書香節增彩多多。每年的南國書香節層級之高,范圍之廣,也是少有的,開幕式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主持,可想其重視程度了。
每年書香節都有著名的文化人來捧場,后來擴展到各行各業各類名人了。今年來的有學者余秋雨、名嘴芮成鋼、娛樂節目主持人倪萍、樂嘉等等,還有一些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名人的到來,使氛圍更加濃厚:各種講座、讀者見面會、簽售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據報載,有的讀者為見名人,排了幾小時隊仍未見著。書香節,顧名思義是購書、閱書的,當然,穿插著名人來談創作、大談讀書的好處、解讀學習的方法未嘗不可。還好,名人的到來也就是開幕的頭兩天,并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大家的目的很明確,埋頭看書淘書,最后購書交錢的,仍是絕大多數。在超大的會展中心里,就是啥事也不干,空手走完各展廳可能也得個把小時,何況是在人頭攢動擁擠中看書呢?所以,必須要有所選擇,突出重點。盡管這樣,還是時間不夠用,因此許多人要在里面泡上一整天,而我則是逛一個上午仍不過癮,抽空找了個時間又逛了一個整下午,總算走馬觀花地看了個七七八八。去年我是上午逛,中午在會展中心地下室吃盒飯,然后嘴一抹又接著逛了的。每年的情況不同,要看對時間的掌控程度了。
買書讀書的人還是很多的,平時到小書店感覺不明顯,只有在書香節上才能感受得到。可能是書多,選擇余地大的緣故,還有就是書香節上的優惠,新書都能打八折,這也不能不說是一種誘惑吧。都說如今的書貴,但這次看,書真的不貴。可能是今年的經濟不景氣吧!比如有的一套書原價近九百元,打折后一百就能買到,絕對的正版書,我甚至懷疑其是否虧本?當然,可能印數多,相對成本就低很多。還有的書,比如以“紅樓”為首的四大名著,許多出版社都出版,我懷疑過剩了,幾十種版本的,到處可見。現在擴展到六大名著和十大名著了,這也許是商家的策略,其實其他名著能否與這四大名著比肩呢?還不好說,其組合也各不同,有的把“聊齋”換成“三言”。不過,這也無所謂了,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形式只是為內容服務而已,下次會不會再出一套二十大名著呢?很難說。
每年的書香節還會評選一些讀書積極分子和愛書家庭之類的,有一定的評選標準,比如藏書都要在5000冊以上的等等,從學者到草根都有,今年評選出來的人物好像是以草根階層為主的。其實讀書是不分職業身份的,這完全是個人的愛好,有如女人購衣一樣,愛好罷了,硬要評個什么先進,那完全是作秀了,不過政府沒有一個導向也不好,從這個角度看也不完全是為了作秀。讀書有什么好處呢?其實誰都明白,從實用主義來講,讀書就是學知識,幫助解決實際中的問題,生存的需要。再說高大全些:知識就是力量(當然也存在著讀壞書有一種破壞力量的風險)。我覺得胡適在近一個世紀前論述讀書的作用和好處是說得很好的,他有過多篇文章談及讀書的好處,給我很深的印象,至今不能忘懷。他說讀書有三大好處:一是文化遺產的繼承;二是為讀書而讀書;三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讀書。第一點和第三點大家都很清楚的。第二點他的解釋是讀了書后學了知識能更好地去讀別的書。關于這點我是理解的,畢竟讀書是一個不斷擴大知識面和加深學習的過程。但真正理解這句話是近幾年的事了,應該說是從更高層次來理解他說的意思了。我們以前曾批判過“為讀書而讀書”這種說法的,但如今真為讀書而讀書的人少而又少時,在大家非常浮躁時,這是難能可貴的事了。其實可以理解為另外一種意思:讀書是一種享受!人們在衣食無憂享受生活時,有一種人在享受著閱讀給其帶來的快樂,或者說在煩惱中還尚留一塊樂土,這就是我的理解。是的,我多么向往這種生活,無憂無慮,捧上一本精神食糧,大啃其食,品嘗其味,賽過神仙!所以,我已經為自己確定了目標,就是提前十年退休,然后用這多出的十年時間享受閱讀給我帶來的快樂!這也等于我的快樂多了十年(因為工作確實不能給我帶來快樂,至少是煩惱多于快樂)。
愛書的人很多,還說胡適吧,一九四九年逃離北京時,由于飛機的限制,只帶了四本書走,就是一卷套《紅樓夢》,可憐了家中的二萬冊藏書只得留下。不過,他到臺灣后不足十年,又有了二萬冊書,這就是愛書的人!家里永遠不缺書。不說這種名人、文化人了,當今家中有書過萬冊的百姓也是很多的,這不奇了也不怪了,這就像有的煙鬼一樣,寧可不吃飯也要抽煙,同理,有的人不吃飯也要買書,只是這種人越來越少了,這也許是一種悲哀(我這里說的是廣義的書,包括了電子書)。
每年的南國書香節給我帶來的快樂是巨大的,就像是久未謀面的情人,僅是一年一度的短暫相見,非常之珍貴。所以,她剛剛離開,我將又陷入深深地思念了!(黃燦輝)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