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近陳可莊的家,給我的印象是干凈整潔。不大的客廳,茶幾和沙發占據了客廳大部分空間。茶幾,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流行的,木制,淡黃色,上面有一個茶盤,茶盤里有兩個杯子;一對單人沙發和一個三人沙發,沙發罩洗的已經變了顏色,西墻上的掛表不停的走著,電視機靠北墻擺放。
單人沙發中間的茶幾上,擺放著一個臺燈,我仔細查看那彎曲支架外表是樹皮的樣子。這應該是值錢的東西。
“看看,這是老東西春天從公園亂樹枝堆撿來自個做的。”
白發蒼蒼的陳老婦人告訴我。說著,她帶我走進陳老的臥室。
陳老的臥室,朝陽,透過窗戶,三局辦公樓及辦公大院一覽無余。
“東西多,您包涵點。”陳老夫人提醒我。
臥室的墻壁上,掛滿了各種繪畫。床頭上、書櫥里,擺放著各種根雕。我不經意數了數,根雕有十幾件,繪畫也好多張。
“這老東西,就喜歡鼓搗,這是一小部分,其他都收起來了。”陳老夫人解釋道。
從陳老婦人的談話中,我了解到,陳老制作根雕的材料,不少是從附近的龍潭公園撿回來的,每年修剪季節,老陳就在公園轉悠,獲取原材料,看得出,老陳的每一件根雕作品,都離不開他獨特的構思。
“陳老自個琢磨的?”我問,“九十多歲了,想不到。”
“開始,我有意見,家里成了雜貨店。慢慢看著老頭子喜歡,我也就習慣了。”陳老婦人回答我。
“該回來了,每天這個時候,就該回來了。”陳老婦人說。
“這是新來的書記。”
“首長好!”陳老的一個敬禮,讓大吃一驚,我趕緊迎上去,握著他的手,感覺這雙手依然有力。
站在這位耄耋老人面前,看著他的神色,聽著他的話語,我忽然感到,歲月仿佛在他身上失去了魔力,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話語慷鏘有力。
“來自山東?那是個大局。”陳老坐定,開門見山。
事先,我已了解到:陳可莊,經歷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轉業后在三局工作直到離休,從軍人,到勘探,角色多次轉換,但他一直保持著率直、干練的性格。
“看過你的根雕,有韻味。”我說。
“這些都是自然的東西,不用太多的雕琢,就讓人愛不釋手,七分自然三分雕,以形賦神,就能成就一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陳老說得輕松。
“可是,這些畫,立體感很強,不同于一般的繪畫,是燙畫?”
“這是我的驕傲。”陳老說道,“燙畫是把繪畫藝術和電烙筆兩者融合起來,創作時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燙畫的層次感和色調,需要認真把握,不可有須臾懈怠,燙畫如做人,要勤奮、堅韌、踏實。”
聽著陳老的講解,再看陳老以動物、花卉為主題制作的燙畫,尤其是那幅“梅花香自苦寒來”,濃淡適宜,朵朵梅花生機勃勃,古樸而不失典雅,它的材料是用廢塑料條、廢三合板制作而成,可為廢物利用,化腐朽為神奇。
“看了十九大直播,新時代、新思想、新目標、新戰略,處處新,綠水青山、國強民富,黨中央干得好,習總書記干得好,得民心。”不愧是老黨員,陳老的話,在情在理。
“三局的發展要看班子的帶領,你是紀委書記,要發揮組織的力量,要依靠黨員干部一起做好工作,要維護班子團結。”
聽著陳老的話,我進一步了解了每一屆領導留在三局職工心中的業績,從中看到職工對局領導的理解、期盼和希望。
“陳老,謝謝您,您的健康快樂、您一如既往對三局的關心關注,就是我們做好工作的動力,還望您多保重、多提意見和建議。”面對這位老革命、老勘探隊員、老壽星,我發自內心的說。
離開陳老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陳老的思維、陳老的談吐、陳老的長壽,讓我對冶金地質的文化傳承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我決定,抽時間到龍潭公園,看看九十多歲的陳老,如何帶著年輕人打太極拳的。
上一篇:微紅色的晨光照在宜賓城上
下一篇: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