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有幾種最常見的娃類:林蛙、青蛙、蟾蜍、樹蛙等。它們各有各的生活習性,它們身上有好多值得我們人類學習的地方,每種動物都有它們的優缺點,都有它們的傳奇故事。可我所看重的卻是小小的樹蛙!
樹蛙很小,小到只有約成人大拇指般大,但樹蛙母親對子女哺育成長高度負責的母愛精神極其偉大!
有一泡小水洼,是大雨過后產生的。樹蛙就在小水洼里產下了它的受精卵子。受精卵子隨著時間的成長逐漸地變成了小蝌蚪。看著小蝌蚪的成長,樹蛙是欣慰的。可生活與生存都不是一番風順。
人類是生活,動物是生存。人類的生活,和動物的生存,都有他的坎坎坷坷。人類哪家都有“難唱曲”,正所謂人們常說的“三窮三富過到老”。動物也是一樣,不見風雨那得彩虹。動物較比人類,則更加艱辛。看過“動物世界”的人,對這一點理解的就更加透徹。
小水洼在陽光的照射、及風干下,水逐漸的變少,即將干涸。里面的小蝌蚪,面臨著滅頂之災。樹蛙母親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它要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拯救它的子女們!
要是人類,要拯救它們,不費吹灰之力,把蝌蚪挪到有水的地方,就妥活了。時間大約用不了,一袋煙的功夫。人們有手有工具。可弱小的樹蛙母親要把它們挪走,談何容易!也正因為如此,我才更加的敬佩樹蛙母親的偉大!
樹蛙是怎么把它的子女----蝌蚪運走的?在我沒看“動物世界”前,那真是想都不敢想。也無論如何想象不到!
樹蛙母親,就趴在即將干涸的小水洼里,讓蝌蚪爬上它的后背。一回只能背一個小蝌蚪。它要辛辛苦苦地把這些小蝌蚪,一個一個的運到有水的地方。用它那柔弱的身軀,一蹦一蹦地在草叢中,艱難地行走,少則一里多則三里。它要付出多大的艱辛啊!
沿途碰到小水洼,把后背上的小蝌蚪放入水洼中,再去背下一個!走這一趟需要多少時間?我沒有計算過,也沒幸能有那種機遇。
樹蛙把小蝌蚪運到目的地,大約近途幾分鐘或幾十分鐘,遠則個把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因為,它沒有固定的目的地。它在尋找小蝌蚪的歸屬地。
如果沿途遇不到水,樹蛙母親有時會上樹。我就看到了這樣一組鏡頭。樹蛙母親把一只小蝌蚪,放到一葉有水的大樹葉中。大樹葉里沒有食物和養分。樹蛙母親就往里排入一枚,沒受精的卵,作為小蝌蚪的食物給養。
小小的樹蛙母親,就這么辛辛苦苦不停地往返運送小蝌蚪,直到把小水洼里的若干子女,全部安置妥當為止。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行為啊!難道它們的母愛行為還不值得我們敬仰么!
每個動物都是一首生命的贊歌,每首贊歌都是一篇感人淚下催人奮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