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
來源:作者:孤山時間:2013-03-12熱度:0次
哥生性聰明,學什么會什么,家里的小板凳、木桌都是他做的,就連那些竹匠才會編的竹籃,他也能做得有模有樣。村里的人常說爸媽好福氣,一定是上輩子積了德,聽了這些,哥總是急忙說:“哪里?哪里?”
1992年7月,哥以兩分之差被擋在大學門外,“讓我復習一年吧!明年我一定會考上的。”哥軟磨硬泡,爸媽終于同意了。
但是一場意外的變故改變了哥一生的命運。當年8月份,爸爸被診斷患有糖尿病兼黃疸型肝炎,全身虛黃,視力下降。媽媽帶著家里所有的積蓄送爸爸到麗水去治療。那段時間,哥在家陪著我,白天,我們上山砍柴、撿破爛;夜晚,我們一起在燈下復習功課。看著哥專心致志的樣子,我常擔心地問:“哥,爸會好起來嗎?咱倆的學費呢?”哥總是顯得很灑脫,拍拍我的肩膀,笑著說:“沒事,哥有辦法。”
當年9月份,我拿著向大姑媽借的和哥撿破爛得來的錢入了學,而哥則去離家很遠的一所村校去代課。那天,哥披著一身夕陽的余輝走進大山,踏上那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他要到達此行的目的地——東背鄉高坪小學。
哥走了,一直沒有回頭,甚至沒有停下來稍作猶豫的意思,任憑我在他的背后默默地注視著他。直到他完全走出了我的視線,我才猛然回神。
一個星期后,哥回來了,臉黑了,但更健壯了。他說山里的孩子可愛極了,會爬到樹上折下枯枝送給他當柴火,會蹲在栗樹下等栗子掉下來撿起來送給他,會采來金燦燦的野菊花放在教室里……白天,孩子們跟著他一起學習、做游戲;夜晚,孩子們纏著他給他們講山外的故事。
在家里,哥老是對我念叨著他的那些學生。每到星期日的下午,背著一袋子的日用品,向我揮揮手,哥又走了。
暑假到了,哥回來了。他說他的學生很爭氣,期終考試拿了全鄉第一,言語中帶著因此而獲得的幸福與滿足。
每次回家,哥總會帶來一些豆呀、雞蛋之類的好菜,他自己舍不得吃,總是讓給我,看著我狼吞虎咽的饞相,哥常笑著說:“小妹,等哥有了錢,一定給你買好吃的。”
后來,因為代課工資低,家庭壓力重,哥回家務農了。他整天早出晚歸地勞作著,空閑之余就去打短工,以此來貼補家用。因為哥無怨無悔的付出,我順利地進入師范學習,而后,跨入了教師隊伍。
1998年,哥結婚了,嫂子很賢惠。一年以后,嫂子生育了一個女兒,哥樂得整日合不上嘴。
去年4月份,我通過選調考試進入國土系統。那段時間,哥逢人便說:“小妹是國土資源系統的干部了。”那言語那神情,已不能簡單地用“開心”一詞來概括。
去年8月份,哥出現身體浮腫,疲憊乏力,惡心嘔吐等情況,經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檢查得知,哥患了嚴重的尿毒癥。現在他只能通過不間斷的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
看著哥蒼白消瘦的臉頰,想著遙遙無期的醫療費,我常莫名地感到悲傷。
“哥,你已將近四十歲了,還有什么愿望呀?”
聽完此話,哥平靜地說:“我想等我走了以后,把眼角膜捐獻給他人,把最后一片光明留給世界。另外我希望家里的人都能健康、快樂、幸福地生活著。這樣,我就滿足了。”
聽著聽著,我的視線模糊了,不知什么時候,淚水已盈滿眼眶。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