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看過一些花。龜峰山的杜鵑花,婺源的油菜花,張店的桃花,李集的荷花,花果山的桂花,武大的櫻花,福田河的白菊,鄂西北的玫瑰花,東西湖的蘭花,岳陽的紫薇,大別山的野花,自家門前一側花園的各色花……
只是,對于花,我僅僅是“看”而已,走馬觀花那種。
實說,從小處在底層,生活于被農村包圍的小角落,孤陋寡聞,思維淺止,練就的性情自然平俗,骨子里天生沒有釀就花花草草的小資情趣,那些什么花什么草,缺乏關注,基本談不上領悟。時至今日,許多花,有些什么品種,如何培育,事關怎樣的性情,甚至叫什么花名,我大都說不上來。象去年隨網友高高、百合、小橋流水一行,去武漢東西湖區參觀蘭花博覽,里面的蘭花據說有的售價高達上萬數十萬,簡直難以置信。不就是一株花、幾片葉嗎,憑什么嘛?一個蘭花,怎么會有如此之多的品種,有如此繁復的名稱?有春蘭、寒蘭、建蘭、蓮瓣蘭、卡特蘭、蕙蘭、洋蘭、石斛蘭、墨蘭、春劍、豆瓣蘭等等,還分出什么荷瓣、梅瓣、水仙瓣、色花、奇花、奇葉、矮種、水晶、花藝雙全、線藝、虎斑、蝴蝶蘭、文心、兜蘭、千代蘭、萬代蘭、虎頭蘭、大花蕙蘭、雜交蘭、送春種種。至是迷津不識途,亂花漸欲迷人眼啊。
人漸入暮,生存狀態依然沒有顛覆,成日里還是在為稻糧謀,閑心閑情始終不肯給我逆襲,花語草事,也就很少在我心頭盤桓。
近幾年外出看花,說到底,多是為著一顆不肯過于平庸、寂寞、沉淪的心,希望尋找生命中的一抹亮色。不懂,也看。
可在夜深,每每有份愧疚。看花,對么?似乎由來沒這說法。
據說,花通人氣,花有靈性。花,是應該用來賞的,否則,是一種糟踐。自己只是率性去看,更是一種褻瀆。
寫到這里,想起女人如花這詞。
是啊,花兒千姿百態,姹紫嫣紅,芬芳清香,嬌艷絢麗。而大觀園里的林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比之嫵媚嬌艷的芙蓉,更有一份冰清玉潔;史湘云“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比之耀眼奪目、“香夢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的海棠紅,多出許多天真爛漫與嬌憨形態,不愧為“花中神仙”;薛寶釵容貌美麗、溫柔敦厚、儀態萬方,比之富貴雍容,有“花中之王”之譽的牡丹,恰能“艷壓群芳”;至于比這些女人生活年代更早、被稱之為紅顏禍水的楊貴妃,天生麗質,“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更具“閉花”神韻。
女人就是這樣,如花卻勝過花。可以說,這人世間,女人是最靚麗的一道風景。是她們,締造了天地間的輪回,也是她們,燃盡此生的美麗與溫柔,給世界帶來無限的美好與燦爛。
花,不是來看的,需要賞;女人,不似花如夢,她更真實,更生動,更有靈性,需要用心來呵護,來品。
來一份珍惜吧,珍惜女人,尤其是自己的女人。這份珍惜,同時也是在珍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