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戀三疊泉
來源:作者:雪泥恒香時間:2012-10-25熱度:0次
三疊泉其實不是泉,而是一處瀑布。
江西的廬山,峰高險峻,峽谷幽深。五老峰下,山澗之水流經形如三級階梯的峭壁,層層迭宕起伏,跌落成瀑,“三疊泉”由此而得名。
廬山瀑布,因李白的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而聲名大噪,三疊泉卻不在其內,蓋因李白一生都不曾與三疊泉謀面。即便如此,依然沒有影響三疊泉一經現世便聲名鵲起,被譽為“廬山第一奇觀”,享有“匡廬瀑布,首推三疊”的美名。
在廬山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不過,要識三疊泉的真面目,卻非易事,需順山路拾三千級臺階而下,方能如愿。想來世間之景物大抵如此,美的極致,大都藏匿于人跡罕至之處,需要付出艱辛方能相見。
我們一行人乘纜車順山勢而下,行不多久,便有水聲入耳,聲如擂鼓,又如千軍萬馬雜沓奔騰而來。車窗外樹林蔭翳,青山滴翠,霧氣迷蒙,想必是瀑布之水蒸騰而成。人在車內,需靠近大聲才能聽見彼此的話語,導游說,那便是三疊泉的吶喊了。
下了纜車,走過很長的一段臺階路,正有些氣餒時,忽聞尖叫聲響起。我抬頭遠遠望去,三疊泉如一條銀鏈掛在陡峭的山崖上,不見水的流動,惟有如鏡的光亮晃了眼,而轟鳴聲愈發地震耳欲聾了。
導游是個雙十年華的姑娘,聲音清脆,如泉水叮咚。她如是解說:三疊泉,源出大月山,澗水由五老峰側面的崖口流下,經過錯落如三級階梯的磐石,形成三疊牽連不斷的瀑布。瀑布的總落差有一百五十五米,一疊直垂,水從二十多米的簸箕背上一傾而下;二疊彎曲如弓形;三疊最為壯觀,飛流直下五十米落入潭中。三疊瀑布,其趣各異,古人這樣描繪三疊泉:“上級如飄云拖練,中級如碎石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
彼時正值仲秋,三疊泉少了春夏雨水豐沛時的活潑,減了豐腴,卻別有一番深沉和嫻靜之美。站在觀景臺上仰望三疊泉。一疊直爽率真,二疊婉轉妖嬈,三疊磅礴豪邁,澗水飛珠濺玉,一路過山繞崖,不畏艱險地勇往直前,像人生不斷拓展的轍印。山是褐色的磐石,瀑布卻是瑩白的流水,動與靜的融合,不見痕跡,卻無可比擬的協調。山石上灌木叢生,灌木無法覆蓋的區域,布滿了青苔以及星星點點不知名的野花,最奇特的是在山石斷裂的縫隙處,竟有茅草叢生。水之白,山之褐,木之綠,苔之青,花之艷,皆倒影在瀑布下一池翡翠色潭水里,畫成一幅色彩斑斕的潑墨山水,在秋日艷陽的折射下泛著光怪陸離的光暈。
這色彩與光線交織出的視覺盛宴,如猝不及防的驚喜,一下子就擊中了我的心房。有愛美的游者,頭戴野花和茅草編織的花環,在瀑布下留影,如古裝戲里護山的山靈在潭邊戲水;更有那張揚的旅人,在微微動蕩的秋風里,揮舞著美艷的莎麗,搔首弄姿地與三疊泉合影,渴盼能與山水相媲美。彼時,塵世的喧囂以及路途上的疲累,都在這需仰視才能獲得的美妙體驗里消失殆盡,惟余滿懷的驚嘆與欣喜。
一直以為,沒有哪種情感能與山水相依可比擬,山水之戀是蒲草與磐石的典范。三疊泉以柔韌如絲的身姿,牽著廬山的巨手,摒棄刻意的華麗,承擔孤寂,也享受青睞,不改初衷地做著廬山最溫馨的戀人。現代文明的塵世浮華,都沒有三疊泉淳樸原始的摯真動人心魄。三疊泉,一泉三疊,是遺世獨立的佳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三疊泉,一詠三嘆,是伯牙為知音彈奏的云水清音,曠世絕倫,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