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而冠雨雨花石
來源:作者:章校中時間:2013-01-29熱度:0次
歷盡滄桑,今日風流——題記。
(一)
南京,金陵,石頭城。石頭城的石頭,非雨花石莫屬。
雨花石以“花”為名,花而冠雨,親親切切,美麗迷人。
雨花石,石靈花韻,以水脈的流動,流出了一個杏花煙雨的江南。南京,六合,儀征,是她的出生地,這里深藏有她的玉姿倩影。
于是,雨花石便就有了一則先聲奪人的神話:相傳南京有座雨花觀,觀中有位雨花真人,端莊睿智、深藏若虛。一天,他開壇講經,微言大義,探本溯源,一時震撼天地,上蒼諸神歡悅中降下一場五彩的天雨,好似一幅山水畫長卷從天懸掛。那彩色的雨,敲擊崗臺上的子石,子石粒粒便化成瑪瑙般的雨花石。
雨花,雨花,一部《石頭記》,爭相說雨花。賈寶玉落胎了,嘴里含著一塊玉石而來。那玉石,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被五色花紋纏護著。細一想,這“通靈寶玉”不就是一枚慧心靈性的雨花石么!
(二)
但是,雨花石的前世因果是火是水。
那是250萬年前,巖漿從地心噴發出精靈樣的產物,她凝固成一團,接著就是遇見水的緣。在水的拍打下,她毫不猶豫地就把二氧化硅分離了出去,再以地質沉積的力量,自然就形成了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的混合物。
這不是一顆普通的石頭,她溫柔不俗,上面有水滴濺起的水花,還有五彩斑斕的瑪瑙紋。美麗誕生了,雨花石誕生了。她歷經巖漿原生、水合變化、次生搬運和沉積三個漫長的階段,可謂歷盡滄桑,才有今日風流。
終有一天,她從地殼的深處探出頭來,凝望太陽下的一粒空氣,她就想,與水重逢的距離并不遙遠呀。
于是,她摘一粒空氣擦亮自己,以她獨有的風情重疊出前世今生的光彩。她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是一顆雨滴的化石,是百萬年前銀河的跌落。
(三)
雨花石,熠熠生輝,色彩豐富遐想,形紋千變萬化。多少文人墨客常賦予她許多詩情畫意的名字。殷殷紅葉,桃花飛雨,碧天流星,藍綠翡翠。雨花石,石在水里,水便就是水了,因為澄澈更加澄澈,透雅更加透雅。水漫石上,石就分潤出水的光影,玲瓏,別致,豐潤,那石上雨花,志在必得而得意洋洋。
看,這顆抱著一團白云,卻又帶著絲絲春雨飄來;那顆抹一身艷麗,是披著一襲晚霞趕來。看,這顆堅定著紅色的信念,深刻的白線是果斷的表白;那顆點點滴滴的歡喜,一如梅放的輕盈而紅艷。再看,一顆嫩嫩的蛋黃,驀然噴出艷麗的鋼水;一顆大漠的孤煙,卻又招來幾條柳枝的飄拂。
雨花,雨花,你給人們多少情懷和遐想啊。上古的月亮,凄冷凄冷么?今朝的陽光,明朗明朗么?地質歷史坐在水上,地殼一如從前,有巖漿噴出,還有被水打磨,但也同時美麗著自己。輕撫雨花,可聽見詩經中的春雨瀟瀟,可聽見唐詩里的雨荷飄逸,可聽見宋詞間的秋雨綿綿。
(四)
摘一片月光泡進杯茶,拽一絲陽光煮沸酒香,和著炫艷的雨花,溫柔一曲衷腸。
雨花,雨花,一場雨,灑下了多少水滴?紅是相遇時的羞澀,藍是相訴時的純真,綠是相攙時的喜悅,黃是相別時的思念。雨花石,靈雨如花,落花如雨。
雨花石在水中,靜謐出一面鏡子,這個時候我看見了我的眼睛。于是,我心就迸閃出雨花遐想的波紋——人如雨花石形態各異,命如雨花石五顏六色,但活著的質地能如她從火里拋灑出一樣的堅強么?生命的價值能像她在水中展示出一樣的美麗么?雨花石,蘊含著做人的情懷,我們的骨頭可不能缺鈣啊,我們的氣節只能是玉潔冰清。
我的遠行沒有理由不為雨花石而緣分而停留。早年南京讀書,常去雨花臺撿拾小小的雨花石。現在,我的案上就有一只小小的青花瓷碗,那里面盛放著我三十多年前所撿的雨花石。一粒如詩,一粒如歌。
靜觀她,疲倦就漸漸沉于石底,記憶也就從種種光影的美麗中潤開升華起來......
(1600字)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