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聽檐滴
來源:作者:章校中時間:2013-02-05熱度:0次
春節將至,一場瀟瀟碎雨,朦朦朧朧了一個天空。最饒韻味,是那檐滴。一聲嘀嗒,一聲叮咚,一聲陽篷,一聲階石。自言自語,口說心聽,文韻悠長。
忽就想起老家,那舊屋,那舊瓦,那天井,那檐滴,滴落的聲音更加別致,那是“嘀——嗒,嘀——嗒,嘀嘀——嗒嗒......”一如散文的節奏,向一個人訴說,只有一個人聽得懂。最是那,我兒時調皮,偷偷踮著腳把下水的口兒堵上,讓它積水得一方池塘,再和弟弟各放一只紙船兒,比賽遠航。但常常是在我們的歡叫聲中,被母親大聲斥罵一通。
老家的天井很小,僅六尺見方,但里面種有幾顆小竹,還砌有一方小池,被讀過三年私塾的父親謂之:“開池納天影,種竹引秋聲。”靠近小池邊,又置一石桌,上有幾顆閑棋冷子隨意散放著。過年時節,我們的小窗、小門,都貼上父親親筆書寫的對聯。記得有:“談泊明志,清白傳家。”和“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還有:“臥聽檐滴曉,細聞霧流香。”
老屋實在是老了,加之野貓自由來去,瓦片總是破損不堪的。每之立春前后,做商人的父親便會爬到屋頂上,戰戰兢兢地翻檢瓦片,他扯出好瓦,將破損的瓦片壓住。每至如此,我就擔心他會滑落天井,掉入水池里。
我和弟弟住在西屋,那一眼小窗正對著天井。每逢下雨,我便把眸子放在屋檐上,感覺雨的細膩,感知雨的跌落,感悟雨的美聲。有時候躺在床上聽檐滴,就想起“臥聽檐滴曉”的聯句,才體會到檐滴是躺在床上聽的詩歌。于是,我常常在檐滴聲里入眠,也常常夢見自己駕駛著一條船,在長江里行駛,那飛濺的浪花真是美麗極了,雪白而透明。
過去的歲月過去,多少事情朦朦朧朧,但童年的檐滴一直響在我的耳際。幾回風起,幾回雨滴,然老屋檐滴如詩如歌著我的人生。現在,我住在省城一隅,雖然再也聽不見母親慈祥的斥罵聲,再也看不見父親上屋頂戰戰兢兢的身影,但是我格外注意那檐滴,一聲散文,一聲詩歌,那悠長韻味的惆悵,那自言自語的思念,都在那檐滴聲里被放大、被拉長。
眸子穿透不了天空,我就極力想象老家田野的麥子,還有老屋墻頭的骨梅,和那迎風發青的柳枝。
(900字)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