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野菜采剜時
朱玉富
“唯薺天所賜,青青被陵岡,珍美屏鹽酪,耿介韻凌霜”。周日到商場購物,發現社區、農貿市場上也多出了一些野菜攤位,有薺菜、苦菜、羊蹄菜野菜“隨行就市”。而且價格不菲,動輒四五元錢一斤,比大棚里種植的菠菜、韭菜、黃瓜還要貴。在農村度過童年的人,恐怕都有過挖薺菜的經歷。每到春季來臨,早飯或午飯后持一把小鏟,挎一個小筐或提籃,便在春光明媚的田間地頭尋覓那青青的野菜,在尋找野菜的同時,也放逐著童年的歡快。野菜在很多人心目中不僅僅是一個尋常的野菜兒,它更代表著童年,親情,故鄉和童年時光。有人說:人們選擇食物的過程,就是人類的發現史。而野菜這樣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寵菜成為人類的佳肴,也應是野菜的由“野”從“良”史吧?奇妙的大自然中,恐怕還有許多未被人類的口腹發覺的野菜,依舊在野外自生自滅。
物資匱乏的年代,薺菜類的野菜多是用來充饑作為糧食不足的補充。生活改善了,吃野菜不僅是品嘗,也是作為人們吃膩了大魚大肉后的生活口味調劑,更是在感受那份鄉野的氣息、自然的風味。薺菜最佳的做法是做水餃餡。小時候在鄉下,我和弟弟每每挖回薺菜時,母親將黃葉摘掉洗干凈切碎,將剁碎的豬肉、白菜攪合在一起做水餃餡子。記得母親說過,薺菜僅與肉攪合在一起做餡,不加別的蔬菜的話,煮出來的餃子,薺菜像草,肉餡發硬,不好吃兒。
也見母親用薺菜餡兒包春卷。油炸過的薺菜春卷外焦內軟,一口咬下去,清口留香。只是那個年代油料緊張,炸春卷又特別費油,母親也僅是偶爾一做一點,解解我們肚里的小饞蟲兒。薺菜也可涼拌。若是家里來了客人正趕上時節,母親會將洗凈的薺菜在開水里燙一下,切碎,拌上泡好的粉絲,淋上香油,端上桌給客人品嘗。剛給開水燙過的薺菜,未動筷,就聞到縷縷清香,誘人食欲兒。
對薺菜的深刻記憶也源自《詩經》中有“呦了鹿鳴,食野之蘋”的記憶。據有關專家測定,野菜不僅具較高的營養價值,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和粗纖維,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野菜作為現今大俗大雅的‘寵兒’。窮困的日子,普通百姓以它充饑養口。而今康富的日子,因它的清雅淡爽,成了餐桌上推崇的尚品。一箸入口,不同生活經歷的人,咀嚼出不同的風景。
作者: 朱玉富 聯系電話:15264381169
電子郵箱:zbwbzyf@163.com QQ:1052171498
上一篇: 枝頭那一抹紅
下一篇: 《嶺南石韻》第二期刊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