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州好風日留醉客迎門
來源:作者:于學忠時間:2013-03-05熱度:0次
——外地人看蓋州環境變遷
蓋州好風日,留醉客迎門。近日,筆者應朋友邀請陪同參加“中德合資”安徽大紅牛肥料有限公司張杰董事長一行來我們蓋州,參觀、感受蓋州之美。
張杰董事長說,2011年3月份,看到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播放的《縣委書記的一天:權力背后又背負發展經濟壓力》時,聽到蓋州市委書記王慶珂的一席講話,“在縣里就這樣作為一個基層干部,有時候真是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執政者以如此“包容心”,使我記憶猶新。這是一種擔當,更是一種胸懷。
在我市東部生態農業經濟區,嘉賓們被蓋州各類作物產業化支撐特色農業耕地面積大所吸引。聽說這里是全國的農業甲級大縣,嘉賓們贊嘆連連。
近年來,我市著力發展現代農業,打造“綠色家園”、再現“碧水藍天”,推動蓋州科學發展取得更大成績。東部農業生態經濟區圍繞東部振興戰略,加大投入力度,落實扶貧開發任務,以產業化、專業化、規?;a為目標,全力抓好“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以及重點產業化項目發展建設。調整優化農業結構,進一步加快設施農業發展步伐。切實提升“蓋州蘋果”在全國的知名度,積極爭創省“一縣一業”示范縣;以建設高標準、高效益、高增長的新型農業生態經濟區為目標,以促進東部山區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東部生態農業經濟區的建設,既注重保護生態、涵養水源,又為蓋州市縣域經濟發展營造了“大氧吧”。
蓋州的迅猛發展給“中德合資”安徽大紅牛肥料有限公司張杰董事長留下深刻印象。張杰表示:“蓋州曾經來過幾次,每次都有新收獲;蓋州作為遼東灣東岸沿海城市,基礎深厚,物產豐富,相關產業已形成規模,為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加之蓋州的歷史文化、自古為商賈之所,素有“名聞八閩,聲達三江”,區域優勢明顯,蓋州市沖刺縣域經濟強縣城市的定位實至名歸?!?BR> 慈航寺、鐘鼓樓、上帝廟、現尚存較多的明清民居讓嘉賓們切身感受到蓋州2400多年的厚重歷史和尊賢重才的文化。隨行的嘉賓告訴筆者:“過去只知道蓋州是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縣、國家無公害水果示范縣、國家秸稈養羊示范縣,是全國重要的優質果品生產和出口基地、海蜇生產和出口基地和中國絨山羊生產基地,來了以后才感受到這里厚重的歷史,豐富的旅游資源,不虛此行?!?BR> 抓文化就是抓發展,在文化改革發展過程中,我市各級黨委、政府成為重要推手,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勁往一處使,形成了文化建設的強大合力。文化古城區堅持保護性開發,在保留歷史文化特色的基礎上,搞好科學規劃和論證,加快“南移西進”步伐,按照省市政府要求,全力推進新老城區一體化發展,打造一座5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
張杰董事長說:“今天的參觀拉近了蓋州與碭山的距離。蓋州、碭山不僅都是縣域綜合性城市比較相近,同樣是全國農業大縣之一,都是智慧之城,有古城文化相連,在城市的宣傳、包裝方面有相似之處,未來在農業富民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等多個方面都有值得交流的內容?!?BR> 的確,文明程度是一座城市“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座城市重要的“無形資產”。文明程度越高,就越能提升這座城市的“知名度”、“美譽度”,也就越能增強這座城市的“競爭力”和內在“吸引力”。
仙人島能源化工區處處波光瀲滟,北海新區陣陣春風送暖……“沿海拉動、南進西移、園區聚集、產業支撐”,“工業強市”果然名不虛傳……蓋州的古韻與新風給嘉賓留下深刻印象。在雙臺溫泉旅游度假區虹溪谷溫泉,讓人沉醉于“醉美蓋州”的溫暖懷抱中。嘉賓們表示,外地人看蓋州,讓我們記住了蓋州,衷心祝愿蓋州的明天更美好。
誠然,蓋州城市建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優異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得益于我市扎實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也得益于我市對“五大板塊”戰略的科學制定和深入實施,繪就縣域經濟發展新藍圖……
“美麗城市,魅力之都”,近年來,我市一大批亮點工程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同和支持,作為惠民工程、人民滿意工程的成效開始顯現,實現了發展水平上臺階,環境質量大改善,基礎設施更健全,環境管理大提升,人民群眾得實惠。
“美麗蓋州”,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可持續發展,這是城市文化的力量。有了蓋州文化的支撐,我們幸福生活的意義就會得到提升。
蓋州新韻更宜人——蓋州城市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也是一座城市、一片土地的靈魂;同時,得益于多姿多彩文化的浸潤,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對文化事業的大力投入,打造蓋州特色文化品牌,展示蓋州形象。蓋州這片熱土才顯得如此生機勃勃,蓋州人民才感受到更加和諧和幸福!
【于學忠】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