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桃花潭
來源:作者:章校中時間:2013-03-15熱度:0次
情深桃花潭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唐·李白
想起添喜悅
憶及多溫柔
——《讀詩》·校中
一滴雨,乘坐敬亭山的云彩飄來,落在黃色的北麓,流入太平湖,融匯涇縣桃花潭里,凝成一首《贈汪倫》的千古絕唱。
千年的雨滴,湯湯地傾入千尺之深的桃花潭,神往而幻境。那岸石與碧水是不是就是汪倫、李白的化身?那樣別情依依,那樣難舍難分。潭水繞村而過,我們坐船,坐烏蓬船,看船工劃漿,看潭面寬闊。水因活而清,潭因深而靜。岸石層巖臨潭峙立,遠處青山隱隱淡抹。西岸村落一片,那是萬村,田野青青,如海洋波浪;古民居星點散落,一幅丹青,馬頭墻如鳥展翅欲飛,一朵白云輟在白墻黑瓦上情深。這是中國鄉(xiāng)村里的圖畫,中國圖畫里的鄉(xiāng)村。
穿越時空,這也是一個桃花盛開的暮春。在青青益母草的踏歌古岸邊,一襲白衣的李白,立在一只烏蓬船頭,一滴雨亮的淚珠凝于眼眶。岸上汪倫,領(lǐng)著一群村民唱著江南小調(diào),用腳踏地打拍子,嘴里喊著節(jié)奏(倉拎倉,倉拎倉):“楊柳青青哎——江水平——(倉拎倉,倉拎倉),聞友踏江哎——吟詩聲——(倉拎倉,倉拎倉)......”此情此景,震撼李白,即就船上鋪紙,飽蘸潭水寫下了《贈汪倫》一詩。汪倫接“贈”,淚水長流,打在桃花潭的水面上,便就定格成一個萬古千秋的送別故事。
千年桃花潭,古鎮(zhèn)人家,花瓶靜謐,座鐘古意,紅艷艷的對聯(lián)依舊是祖?zhèn)鞯脑捳Z;女人坐在火桶,把桃花潭的漣漪繡于旅人的眸子里;男人把著水煙壺,絲絲吸著桃花潭飄過來的的香霧煙雨;一方石桌,一壺桃花潭牌老酒,幽幽沉香,拽住了多少游客的腳步。
老街幽深,卵石路面被歲月的腳步磨亮;看店鋪,滄桑相連,磚泥斑駁,綠苔古韻。據(jù)說這里,每家窗簾上都印刻有李白的詩,有嬰兒出生,送禮的必送一本散發(fā)著古香的線裝唐詩。小鎮(zhèn)的風(fēng)是酒風(fēng),是從萬家酒店飄出來的;小鎮(zhèn)的笑是仙笑,是李白樣子的仰天大笑。于是,每家窗后都有喝酒的的書生,都有仰天吟詩的母親。但是,每家窗前都共同著一雙憂郁的眼睛:千年過去,別友萬千,就是沒有誰寫出一首媲美《贈汪倫》的送別詩。
現(xiàn)在正是春夏水漲的季節(jié),桃花潭與青弋江連為一體了,一團碧綠的潭水,被一版墨青的江水抱住。桃花在煙雨江南的意境中,依舊在岸邊,在水里姹紫嫣紅著生命的美麗。潭邊有洗衣的少婦,那棒槌擊石聲響,猶如踏歌節(jié)奏,和著旅人的惜別聲,灑下一灣深潭。于是,我大聲朗讀《贈汪倫》,平仄著呼吸,體驗著“不及”二字的仙氣,于虛實相間中化無形為有形,讓送別的人情形象生動,讓友誼的情感于一潭深水中清晰起來。
一只潮濕的烏篷船蒼黑著,靜靜地停泊于岸邊,若有所思。月光瀉在水面,輕柔嬌媚,恰似永恒的夢境。把葉笛貼近唇邊吧,讓情深誼長從桃花潭的水里流動新韻。水流繼續(xù),那蓮花樣的心緒就坐開在深潭的小旋渦里,禪意著天長地久。
岸石,潭水,小舟,煙柳,揮揮手,揮揮手,如一杯漫溢的陳酒,在那指尖中緊捏著,那惜別的惆悵,那惜別的甜蜜。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