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趣事之一
來源:作者:李道華時間:2013-03-15熱度:0次
一、取綽號
給人取綽號,是老一輩地質人在野外工作時自尋其樂的一種方式,至今想起仍有意思。
1977年3月,我被分配到四川地質局測繪六分隊工作后,先后在612組、605組、603組擔任助測。在這些小組里,我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許多老職工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綽號。大家平時在一起時,往往只喊綽號,不喊名字。在605組,因為我們唐組長胃口較好,能吃,長的又胖,于是大家就叫他“唐包子”。最有趣的是603組,幾乎每個老職工和青工都有一個綽號,什么“劉天棒”、“李悶棒”、“段討口”、“姚大姐”、“蔣殼子”、“熊貓”等等。組長姓劉,性格外向,說話有些天不怕、地不怕,大家就打趣叫他“天棒”。老工人李師傅,不愛說話,只管埋頭干活,大家就叫他“悶棒”。就是這個綽號,讓我見識了它的“威力”。這個綽號,還和小組里發生的一起工傷事故扯上了關系。
那是1980年5月初,我們小組來到米易縣白馬測區開展工作。一天,組里安排我和劉組長在家里整理頭天剛觀測過的資料。安排李師傅和青工小王上山去布點和“砍通視”,為明天的觀測作準備。吃過早飯,二人拿上斧頭就上山了,大約過了2個小時,只見李師傅十分慌張地從山上跑回來報告說,青工小王被樹子砸傷了,需立即上山將他抬回來。聽了李師傅的報告,我和劉組長丟下手上的工作,叫上其他人急忙朝山上跑去。跑上山一看,小王倒在一棵干枯的大樹下。一問,他的尾椎骨被樹子砸中,全身動不了。大家忙把他背下山,并向分隊匯報此事。分隊指示立即將小王用火車送回成都地質醫院醫治。小組安排我連夜護送小王做火車回成都。當我們用擔架抬著小王上火車,再坐汽車送到地質醫院時,我已經兩天多沒合眼,累得來不起了。
事后回到小組,我才知小王受傷的全過程。原來,李師傅和小王在布點時,一棵干枯大樹擋住了觀測通視線,于是決定將樹子砍到。兩人對站著,舉起手中的斧頭,你一斧頭,我一斧頭砍起大樹來。很快,大樹就要被砍到了。見大樹要倒,李師傅自言自語說樹要倒了,也沒提醒小王注意安全。小王則急忙錯站到大樹下方。李師傅舉起斧頭再用力一砍,大樹應聲倒下。倒下的方向恰巧是小王站的方向。見樹倒下,小王慌亂中忙順著大樹倒下的方向跑去,沒跑幾步,就被倒下的大樹尖砸中屁股,痛得大叫一聲,倒在地上。見樹子砸倒小王,李師傅這才慌了神,急忙跑回小組報告。聽了事情原委,大家不禁有些好笑,如果李師傅多說幾句話,提醒小王站好位置,注意安全,此事也就不可能發生了。看著李師傅后悔樣子,大家紛紛打趣道,你真是個不愛說話的“悶棒”啊。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