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萬事興
來源:作者:夏林旺時間:2013-04-01熱度:0次
古人說,倉廩實則知禮節;古人還說,家和萬事興。從這兩句樸素而飽含哲理的話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辯證唯物主義“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這樣一個哲學命題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這種理念用于治國,就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用于理隊,就是大力發展地勘經濟的同時一定要搞好民生建設,把改革發展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每一個普通職工,不斷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努力打造一個和諧幸福的地勘家園。黨的十六大以來,217隊在科學發展觀的正確指引下,把職工的幸福當成自己的奮斗目標,劈波斬浪,逆風起航,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篇章。
未雨綢繆,快人一拍。說起217隊的蓬勃發展,還得從上個世紀地質行業的大蕭條說起。在那個最困難的時候,217地質隊的領導想方設法留下了一批地質人才。所以, 2005年,當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出臺以后,當別的地質隊還在招兵買馬的時候,217隊的地質精英們已經在沖鋒陷陣了。積聚了太久的滿懷豪情揮灑在黃土高原上,委屈了多年的凌云壯志抒發在白山黑水間。當年,山東省青洲店子堵水注漿工程為217隊淘到了市場發展的第一桶金,第二年,同煤集團東周窯3000千萬的煤田地質普查項目為217隊經濟的發展插上了翅膀,從此打開了217隊“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的熱火朝天的喜人局面。而所有的這一切要歸功于隊黨委的遠見卓識,古人說,“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材燒”,217隊的黨政領導們卻是認定了人才興隊的基本觀點。10年間引進的大專以上地質類專業人才達80多人,正是這些年輕的后起之秀陸續在工作中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和義務才使得217隊的發展后繼有人。
政策對路,凝心聚力。在市場經濟浪潮的無情考驗中,聰明睿智的217人摸索出了一套屬于自己的管理體制:即,國有經濟、個體經濟聯合體、模擬股份制并存的復合管理體制。事實雄辯地證明這種靈活多樣的管理體制從根本上適應了目前市場經濟情況下的發展要求。一紙壓著紅色公章的文件猶如一塊千斤巨石在渴望變革的地質人心中激起了滔天巨浪,又如一盞明燈讓海航的人看到了前進的方向。于是,二十六家二級單位猶如雨后春筍般一夜之間在三晉大地上邁出了大膽的第一步。“十一五”期間,全隊累計實現產業經濟總收入8.1193億元,產業經濟總收入由2005年度的0.5754億元增至2010年度的2.689億元,增幅為367.32%,年均增長率為44.98%。全隊在冊職工工資總額2010年度達到3103萬元,在冊職工人均年收入達到4.91萬元,比原217隊2005年度的人均年收入1.69萬元增長了3.22萬元,增幅為190.5%,年均增長率為23.7%。截止2010年底,全隊固定資產總額為3986.59萬元,比“十五”期末年度的2743.28萬元增長了1243.31萬元,增幅為45.32%。2011年,全隊產值再攀高峰,十二五迎來了一個實實在在的開門紅。
成果共享,其樂融融。多年以來,217隊一直把民生當成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澤及每個職工的心靈。2011年,217隊連續第九次上調職工工資福利,在冊職工人均收入達6.3萬;離退休職工的福利從無到有2011年人均達到6000元以上;“扶貧幫困基金”讓老弱病殘者溫暖如春,“金秋助學計劃”讓莘莘學子們充滿信心;每年一次體檢讓所有人對自己的健康胸有成竹,每年三批赴海南療養陶冶著職工的心情。節假日,地勘文化精彩紛呈,歌頌國泰民安黨的政策好;閑暇時,老年活動怡情悅性,盡享地勘發展成果心歡暢。地質大廈封頂,辦公條件改善已成定局,高層住宅建成,生活環境美化確信無疑。所有的217人都堅信 ,在黨的“十八大”精神鼓舞下,明天的日子一定會更好。
家和萬事興,隊興我光榮。一個隊伍的發展離不開所有人的共同努力,217隊的發展正是較好地理順了幾個核心關系才使得1500多名職工心往一處心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了眾人拾材火焰高的生動局面。在民生和穩定工作中,隊黨委處理了幾個“核心”關系:如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積累與分配的關系;各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普通群體與特殊個體的關系;在職職工與離退休職工的關系等等,既要體現按勞分配、按貢獻大小分配、按艱苦程度分配的原則,又要拉開檔次,不能差距過大。由于妥善處理好了這幾個關系,保證了全隊職工隊伍的心情舒暢、和諧穩定。當“全國模范地勘單位”等一連串的光環在217隊的天空冉冉升起時,自豪感在1500多名職工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因為他們堅信在文明創建的過程中,每個人的思想境界都在升華,每一份榮譽里都有他們的付出與努力在閃爍著珍珠般的光芒。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