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忽然對那些湮沒于歲月中的魚兒產生了強烈的懷念之情。那種莫名其妙的情感像漫無邊際的潮水滾滾而來,讓人坐臥不寧,寢食難安。
讀大學時欣賞德國畫家恩格的著名畫作《會思想的魚兒》,總是認為過于單調死板。在空曠寂寥的雪白的畫紙上,只有一尾憑空游動的魚兒。當時幼稚地想,也許,恩格作畫徒有虛名,這游走于尺幅之間的魚兒,哪里會有什么思想?
十多歲時,大雨滂沱后,獨自背著碩大的草筐去一望無際的田地間割草。雨后的莊稼在靜謐的午后飄散著清新的馨香,那些得了自由的魚兒正在玉米瘋長的地里貼著水面游走。誘惑和狂喜讓我暫時忘掉割草的使命,扔下草筐,赤著腳,開始在天地間與魚兒追逐嬉戲。渺無際涯的天地間,只有我、陽光和游動的魚兒,自由與美好占據著整個心靈。面對著闃寂幽遠的原野,我的內心變得平靜如水,波瀾不驚。
后來常想,一步步走過歲月,走過滄桑,走過淚水與坎坷,走過困頓和磨難,走到不惑或知天命,那些靈動的魚兒還會不會游走于我的生命和靈魂之中?答案令人沮喪和不安,在思慮之余忽然感到,也許那時就是一種人生的最高境界,無所思,無所想,只一味著去追逐生命中的陽光與夢想。
與一般大小的玩伴在渾濁的水渠內捕魚,人人心中都充滿著驚喜與惶恐,誰都不知道那條即將被捕到的活蹦亂跳的紅鯉魚會花落誰家。陽光帶著雨后清新的泥土氣息掠過半空絲絲縷縷地灑落下來,輕輕地觸碰著我抖顫的心頭。整個水渠內鴉雀無聲,往昔的吵嚷變得靜寂無比,空氣中彌散著緊張與不安。十多分鐘后,那條窮途末路的紅鯉魚鉆進了我的網兜,乖巧溫馴地被我拖上了渠堤。
同伴們歡呼雀躍,紛紛跳出水面,朝我的方向奔來。就在此時,我做出了驚人之舉,把本該屬于自己的紅色鯉魚拱手讓給了玩伴中年齡最長的那位。一瞬間,大家作鳥獸散。大地間,靜寂得有些怕人,我獨自站在陽光下,呆呆地望著遠方。遠處的莊稼漸漸模糊起來,我的百鳥舞動的樹林呢?我的飄著炊煙的村莊呢?我的充滿幻想的群山呢?
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一直浸透到靈魂的深處。在夜深人靜時,我曾反反復復地梳理著這種做法背后的動機和目的,如若把這種潛伏于骨子里的東西拿到陽光下,曝曬,過濾,那將又是什么呢?是取,還是舍?是擁有,還是失去?是得,還是失?得失之間,寸心何知?大千世界,蕓蕓眾生,誰又不是生活在這個煩憂和懊惱之中呢?它就是我們生命中的泥淖,縱使你費盡心機,殫精竭慮,誰也無法擺脫。那條搖頭擺尾的紅鯉魚,其實就是我們的心中的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繩結。
每逢春節將至,村中大大小小的池塘總要將水車得一干二凈,那些曾經風歷雨的各色魚兒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人們爭先恐后跳入池塘,將備受屈辱和煎熬的魚兒弄上岸來,帶到家中,端上飯桌,吃到肚里,過上一個歡歡樂樂、和和美美的中國年。經歷得多了,心靈也就麻木起來。不再去想,不再去問,不再去關注那些活蹦亂跳的生命。
然而,內心似有不甘。生活中,每當我們被一張巨大的羅網窒息得不能呼吸的時候,總是想到那些游走于浩瀚無邊的江海中的魚兒。其實,現實中的魚兒,卻面臨著生存的巨大挑戰。它們誠惶誠恐地生活于天地間,擔心湖海干涸,擔心漁人捕澇,擔心四面八方涌來的災難……它們和我們生生不息的人類,又有何不同?
有思想的魚兒會想著什么呢?這又讓我記起了德國畫家恩格的那幅畫,那尾游走于尺幅之間的魚兒會不會孤獨?她是不是正在思考著自己的來世與今生?她的深邃的目光中有沒有對這個世界充滿恐懼和不滿?她會不會想讓她的族類永遠活得快樂和自由?
越是人到中年,越是對那些游走于記憶深處的魚兒懷念起來。她們帶著歲月的印痕,不斷地幻化成理想和現實的影像,漸漸地靈動起來。她們穿越時空,逐漸變成莊子筆下翔舞于湖海中的精靈,在自由的宇宙間,無拘無束地游動。
上一篇: 四月多情的季節
下一篇: 一只“百靈鳥”在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