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簡介
陳蕙卿(一棵楊先生)
這是一部史詩般的鴻篇巨作。它波瀾壯闊的再現了中國近百年的風雨歷程,也再現了一個家族近百年的傳奇歷史。小說似的劇本以一位童養媳趙小荷起起落落的一生為線索,以主人翁趙小荷一生坎坷的際遇為藍本,通過趙家和李家兩個家族命運的沉浮,壯闊的再現了中國近當代歷史中,長江中下游一帶的農村和城市在風起云涌的大革命的歷史潮流中深深淺淺的影像。劇本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在以他們的各自不同的經歷,向我們展示著那個年代留在他們身上特有的印跡。雖然故事早已塵埃落定,但是,輕拂歷史的煙云,這些人物在延綿不息的山水草木之間,依然鮮活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1911年的春天,辛亥革命前夕。沃野千里的江漢平原,又是油菜花兒黃,蠶豆花兒紫,荷葉兒綠的時節,在湖北黃梅,世代為醫的趙家因為鴉片的誘惑,導致債臺高筑,家破人亡,留下一雙幼小的兒女趙玉松和趙小荷。九歲的趙玉松被游方道長收為徒兒,六歲的趙小荷則被父親的好友李海華收養為童養媳。臨分手之際,兄妹二人以家傳玉佩為信物,今后憑此相認。
李海華和妻子共育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李志強,李志剛,李志勇和李小麗。趙小荷分別稱呼他們為大哥,二哥,三哥和小妹。李家有著一塊家傳的水澆地,另外,在柳村還經營著一家小的酒作坊,由于年成不好,地里的收成的不景氣,酒作坊的生意也是舉步維艱,生活困頓。趙小荷被李家婆婆指定為長孫李志強的童養媳。在李家做童養媳的日子里,趙小荷經歷了裹腳的痛苦,童養媳的規矩,孩子們的嘲笑,饑餓的威脅,外人的欺凌,家務的繁忙,裁縫師傅的斥責,田地里的農活——在艱苦的日子里,趙小荷和二哥李志剛互相關照,二人漸生情篤,十年后的一個夏夜,在一片盛開的荷花塘中,年輕的趙小荷和心儀的二哥李志剛兩情相悅,私定了終身。
柳村的地主柳爺生性貪婪殘暴,他勾結軍閥,大肆開展糧行棉行的業務,強取豪奪;修建福壽樓,以鴉片為誘餌,聚眾嫖娼,暴斂錢財,害的眾多鄉鄰家破人亡。趙家和李家在他的淫威之下,家道敗落,無以為生。柳爺設計讓兒子柳子娶李小麗,卻不料在自己的女兒柳葉的幫助下,李志剛暫別心愛的趙小荷,帶著李小麗逃婚前往廣州。柳爺一怒之下,逼死李海華,燒毀李家的酒作坊,搶走李家的水澆地。在李海華咽氣之前,趙小荷悲傷而無奈的答應嫁給大哥李志強。遠在廣州的李志剛聽說心上人趙小荷已成為了自己的大嫂,悲傷的走進了廣州陸軍軍官學校,不久,李小麗也走進了這所軍官學校。之后,李志剛和李小麗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李志剛成為了我江南新四軍一名堅強的戰士,李小麗則成為了國民黨力行社(軍統的前身)軍統的一名得力的干將。
1931年,在經歷了因為貧窮而喪長子之痛的趙小荷又迎來了她的人生當中一次重大的波折。8月的長江決堤,淹沒了江漢平原,也沖毀了她的家園,一葉小舟闖長江,在歷盡千辛萬苦之后,趙小荷帶著兩個幼小的孩子逃難來到了江西南昌。在萬壽宮,已經是主持的趙玉松和滿身滄桑的妹妹趙小荷憑玉佩相認。趙小荷的生活暫時得以穩定,憑著祖輩遺傳下來的稟賦,趙小荷在萬壽宮的施診給藥部,開始了協助地下共產黨員小芳郎中救死扶傷的工作;而在洪水中被人救起的李志強不知親人的音訊,則在孤獨之中和同樣是孤獨之人的劉采兒相識并結為了夫妻,以賣茶為生;無家可歸的李志勇則無奈的登上了一艘開往上海的客輪,開始了他幾十年大上海的闖蕩生涯。
劇中的趙家和李家的這些兄妹們因為這些坎坷的經歷,自此走出了家鄉。在以后漫長的歲月里,在不同的人生路程中演繹出各自不同的人生傳奇。
從辛亥革命到各地軍閥混戰,導致舉國經濟的蕭條;從長江決堤淹沒江漢平原的凄慘到各地民眾對國民黨當局的聲討;從皖南事變的舉國震驚到全國上下的抗擊日寇;從解放戰爭的硝煙彌漫到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浩浩蕩蕩橫渡長江;從全國解放以后到文化大革命的爆發;從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改革開放,再到海峽兩岸的人民互通往來。隨著畫卷的徐徐展開,劇中的主人翁趙小荷在歲月的磨難之中,從一個不諳世事的農家童養媳漸漸成長為一個外柔內剛,聰慧識體,具有樸素的愛國情感的救死扶傷的郎中。圍繞在主人翁趙小荷的身邊,趙家和李家的兄妹們在國難家難之時,也都鮮明的展示了他們不一樣的人生。宗教的領袖人物趙玉松在歷史的沉浮中,不卑不亢的展現了我們民族宗教的靈魂和深遠的民族氣節,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明朱耷兄弟的字畫文物;二哥李志剛從一個懵懂的農家少年成長為我軍一位高級將領,鐵血中也揉入了他和趙小荷之間纏綿悱惻,至死不渝,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三哥李志勇在歷史的洪流中成就了他大上海的資本,劇中也塑造了一位民族企業家對趙小荷久遠的深情暗戀和他在國難之時強烈的愛國者的形象;大哥李志強在號稱魚米之香的江漢平原老老實實的過著他的農家生活,卻在日寇的蹂躪下悲慘的家破人亡;李家的小妹李小麗則在她的人生信仰的指引下,走上了迫害共黨與共黨為敵的軍統生涯,耄耋之年,李小麗終于悔恨而顫巍的從臺灣飛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國,圓了自己多年的家園情;至于柳家兄妹,也是劇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哥哥柳子一生浪蕩,在日本侵略中國期間,甚至當了萬人唾沫的漢奸,可是,他對李小麗的那份感情卻是忠貞不二,感人至深;妹妹柳葉自幼聰慧,知書達理,是一位極具正義感的記者,面對不同的歷史事變,她勇于針砭時弊,激起民眾的愛國情,劇中還嵌入了她對李志剛的一片至死赤誠的愛戀,令人唏噓。
歲月悠悠,歷經滄桑的趙小荷,以她女性的柔情和堅毅,展現了她對手足情深家園的眷念,對廣袤富饒的江漢平原的熱愛。走過了近百年的風雨,在二十世紀末的又一個百花盛開的春季里,在湖北黃梅,又是一片油菜花兒黃,蠶豆花兒紫,荷葉兒綠的時節,花黃深處,出現了近十座浩蕩的新冢,天際間,又傳來幾個孩子銀鈴般開心的笑聲——劇中悠揚的黃梅小曲自始至終貫穿著,給人以悠揚,抒情的美感,讀者對廣袤富饒,美麗溫情的江漢平原和贛鄱大地的綿綿遐思也隨著音樂,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