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聞國土作家葉淺韻。不過這個“早”字并非很多年前,而是距今三年多點,我在國土資源作家網經常拜讀她的充滿生活哲理的散文。她的文章中散發著濃郁的鄉土味道,盡管是生活中的小事,但經她筆下汩汩流出,就具有別樣的味道,可用“勁道十足”形容之。愈是咀嚼愈有生活的哲理,其對生活的思考,對人生的體會,對家人的感恩,對孩子的教育,對朋友的關心,對家鄉的熱愛,對事業的執著......別有一番真知灼見。我心中默默的給她起了個雅號“有味道者”。當時就想這個女子文學才華不容小覷。
近來上了微信群“國土微論壇”,其中有葉淺韻的新書《把生活過成最美的詩句》的推介。讀了其中《生活就是最美的詩句》昱樺老師的書評,我聯想到以前在國土作家網讀到葉老師的文章的感受,以前就希望能和她交流,苦于聯系不上,這次好了,可以好好的研究她的文章了,便加了她的微信,按時購到了那本書。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微信聊天時,她戲說自己的是“玩玩文字罷了”,其實在我看來,她的“玩”,說來輕巧,實則是很用心,是一種低調。用“玩”字有糊弄人的“障眼法”,“玩”得有品位,“玩”得有內容,“玩”得用心,“玩”出了精彩,“玩”出了名堂……
《把生活過成最美的詩句》全書共計12萬字,七輯:第一輯,三春暉;第二輯,錦瑟弦;第三輯,赤子情;第四輯,寸草心;第五輯,玲瓏透;第六輯,小市井;第七輯,貼花黃。因為這夲把生活過成詩句,需要去品,我則每天或三篇,或四篇去慢慢消化吸收,用了大概十八天的時間,讀完這本書。
讀到作者在(第一輯)《孩子,窮養乎,富養乎》,其寫出了生活中教育孩子的觀點和方法:“兒子十歲了,我常常引導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在他做得很好時表揚他。都說好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所以我絕不在能贊美他的地方缺席,也絕對不會在需要嚴厲時心軟。我一路攙扶他上馬騎行,只希望有一天他能縱馳疆場。即使他做不了一個出類拔萃的人,也必須堅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并且能獨立生活,絕不做一個一生也斷不了母乳喂養的孩子。無論他在我的視線以內還是我視線之外,他都可以做到獨善其身,若能兼濟別人就再好不過?!?/p>
實在應該向當今的家長們推薦這位“教育大師”的這種教育理念的。僅以此文,她堪委任為小學“教育校長”之重任了,無疑,她的教育觀念是合理的、具有前瞻性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嚴謹性。連教育孩子都那么科學和詩情畫意,令人對其文章的閱讀愈發興趣盎然了。就此,不容質疑她的收錄此書的散文《習慣了不用愛你》一文位列2016年度中國散文排行榜前21位的含金量了。
“我若是再敢說些抱怨和不滿,唯恐天上的雷聲轟隆,六月的飛雪迎面撲來。
我把脖子緊縮到衣領里,笑嘻嘻地迎合著被賞賜的生活。當然,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即使不山呼萬歲,我也必定愿意謝主隆恩。……”
讀到第二輯中的末篇《叛逆者》。從唯美唯真的文字中,我嗅到了作者目前是幸福的,是知足的。因為她已經收獲了可意的愛情,抱得“佳人歸”。已經是幸福的生活,美滿的婚姻,理想的一切了。由此,看到了作家的高明之處,把生活經營好了,“過成詩句”皆水到渠成。
“原來,擺放在我的書架上、沙發上、桌子上,甚至衛生間里這些隨手可即的書夲,它們是為了安撫我的靈魂,增長我的智慧而來呀!讓我欲罷不能的不是金錢珠寶,不是功名權勢,而是這些數以千年以來,讓人類進步的梯子------書籍!我正是踏著它們,一天天營造著生活的美好?!?nbsp;
讀《閱讀讓人美麗》(第七輯)篇什,我仿佛看到作者如如饑似渴讀書的神態,那堆滿書房、衛生間、床頭、桌邊、椅子上的書,那鐫刻在一頁頁紙背上的“汗漬”,訴說著主人的用功、努力、向上。一本本的書籍在復述著主人的誓言:讓我欲罷不能的不是金錢珠寶,不是功名權勢,而是這些數以千年以來,讓人類進步的梯子------書籍!
葉淺韻把這夲文集書名命為《把生活過成最美的詩句》,我非常贊同???,“序言”中作者寫道:“感謝曾經的苦難,感謝路途的障礙,感謝傷害過我的人,讓我有如此強大的內心,可以不留心機地愛人。在每一問心無愧的夜晚,坦然地入睡,迎接一個又一個充滿歡喜的明天”。這分明就是一首情感真摯的散文詩。另外,我還認為作者是把文章寫出有味道的作家,當冠以“國土系統味道作家”。問一句,不會有人有異義吧?作者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