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國土文明花
來源:作者:楊榮科時間:2012-02-02熱度:0次
——鄉寧縣國土資源局創建“全國文明單位”記實
楊榮科 趙全保
2011年12月20日,第三批全國文明城市(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名單在北京評選揭曉。鄉寧縣國土資源局榜上有名,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鄉寧這個古老安寧與世無爭的縣城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從古至今,名人輩出,有著許多流傳于民間的動人傳說。相傳出生于鄉寧縣明萬歷四十四年進士、兵部尚書鄭崇儉在殿試時,皇帝問他的家鄉是什么樣子,鄭答曰:“南北無二里,東西一條川,人飲泉中水,牛耕山上田。”一個坐落在萬山之中如丸的桃花源式的鄉寧小城活脫脫跳入了皇帝的眼中!
走進坐落在鄉寧縣新城區迎旭西大街的縣國土資源局,一股清新的氣息,猶如春風撲面而來,這座修建于90年代初整潔而簡樸的辦公大樓,不失執法如山的威嚴;昂揚向上的機關精神風貌,向人們展示著國土衛士的風采;整裝待發的國土資源稽查車輛,讓人們仿佛看到了他們常年奔波在大山深處的身影;現代化的辦公條件和高素質的執法隊伍,處處體現出各項工作的快捷和高效,體現出鄉寧縣國土資源局各項建設的文明與和諧。
把握好文明創建方向
鄉寧縣國土資源局是如何獲得如此巨大殊榮?局黨支部書記、局長劉波深有感觸的說:“文明能體現工作效率,文明能體現服務質量,文明能體現單位整體素質。要把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作為大事、實事來抓,真正使國土資源事業不斷上層次、上水平。”
鄉寧縣國土資源局在文明單位創建活動中確實有一股朝氣和頑強拼搏的干勁。他們時刻把加強自身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抓好隊伍建設和國土工作的重要保證,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建立了各股室所負責人為成員的精神文明建設領導體系及組織網絡。精神文明領導小組經常檢查、聽取爭創精神文明單位活動情況匯報,在辦公樓前、辦公室等場所,通過懸掛橫幅、制作標語等,營造創建氛圍。
每年初,他們都及時召開局委會議,股室、大隊、所負責人會議和全局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先后出臺了《關于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認真抓、股級干部分頭抓、廣大職工廣泛參與的“四級聯動”創建體制和運行機制,使創建活動目標化、具體化、責任化、制度化、規范化。
建章立制,狠抓全局干部職工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學習教育培訓工作。工會、共青團、婦委會等群團組織,每年初均制定具體活動計劃,組織干部職工開展各項活動。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在具體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該局將文明和諧創建工作列為全局工作的第一要務,把文明和諧創建與業務工作同布置、同檢查、同落實,并加強日常督促檢查。各部門自覺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把創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重要奮斗目標,認真落實,確保創建目標實現。
創建部門文明特色主體
一枝獨秀不是春,全面發展才先進。開展文明創建活動,重在特色,貴在品牌。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品牌,才有競爭力。在強化基礎建設,規范發展的基礎上,他們立足國土資源文明創建的實際,突出特色,實施了品牌戰略。
(一)打造廉政建設品牌,樹立公仆形象
該局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對審批許可事項,全部納入縣政務大廳,嚴格政務公開,實行窗口服務。不斷加大源頭防治腐敗的力度,多次舉辦預防職務犯罪法律講座,并和縣檢察院共建了預防職務犯罪體系。同時按照“一崗雙責”等要求,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行重大事項申報制度,堅決制止鋪張浪費、大操大辦、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風。局紀檢監察室從德、能、勤、績、廉等方面,對各項工作事項全方位督查,“抓住不落實的事,倒查不落實的人,追究不落實的人,落實不落實的事”。
(二)打造管理品牌,國土資源工作取得新突破
以規劃為龍頭,用規劃指導工作,確保國土資源工作科學管理。全面開展了礦山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全縣煤礦企業由124座整合為29座,非煤礦山整合為15座,增強了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保障項目供地,成立專門報批隊伍,提前介入,全程優質服務,相繼完成了鄉寧新一中等40多宗兩千多畝用地手續報批工作,為項目用地提供了可靠保障。加大地質災害預防治理力度,及時編制應急預案和防治方案,確定150個隱患點,建立了網上數據庫,首批完成了全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被國土資源部通報表揚。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實施了5處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極大地保護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強化執法監察工作。把握階段,突出重點,不分晝夜,不分節假日,日常監管與專項行動相結合,有效地規范了礦業秩序和土地市場秩序。特別是2007年以來,連續六個春節組織打擊非法采礦專項行動,除夕夜組織“零點”行動,做到了全年執法監察無縫隙,巡查監管無空檔,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受到省、市、縣充分肯定。
(三)打造土地開發整理品牌,擴充土地資源儲備
建局初期,局委確定了3—5年開發復墾整理2萬畝土地的目標。制定了全縣土地開發復墾整理計劃,實施項目工程80多處,提前完成了雙萬畝土地開發整理目標,新增耕地1萬多畝。目前正在實施昌寧內陽溝和西交口仁義灣省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13584畝、棗嶺嶺上和光華上窯村市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1909畝。成立了建設用地復墾辦公室,編制了《鄉寧縣2010—2020年土地開發復墾整理規劃》,已啟動4處復墾工程,確保了耕地占補動態平衡,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土地資源儲備。嚴格執行一戶一處宅基地的規定,在農村宅基地審批中使用了GPS衛星定位系統,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宅基地審批上位置不清、糾紛較多的問題。
(四)打造電子政務品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全面推行電子政務,建成局信息中心,開通了局、所視頻會議系統,實現了“縣局—基層所—礦山企業”三級聯網,還建成了與臨汾市國土資源局聯網的公文網上傳輸和國土資源內網系統,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大大提高。
(五)打造部門文化品牌,提高工作隊伍整體素質
干部隊伍是文明創建的骨干力量。局領導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逐年提高干部職工工資福利待遇。日常工作中,局委把每個干部當成人才來開發,把每個人才當成精英來培養。采取集體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內部培訓與外派學習相結合,業務學習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的辦法,先后組織了執法大隊業務技能考核、全員行政執法培訓和微機技能培訓;分批選派169名同志參加了礦業秩序整頓培訓考察;先后選派了200余人次到專業學校進修深造;組織了涉及法律、經濟、業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講座30多次。目前,有13名同志相繼被選拔到科級領導崗位上,超過80%的同志取得了大專以上學歷,50%以上的同志成長為業務骨干。每年夏冬兩季組織執法大隊軍訓,2002年和2010年兩次組織局領導班子和全局軍訓,構建了一個理論培訓、崗位鍛煉、在職教育和知識講座四位一體的培訓模式,形成了多渠道、全方位、大規模的培訓格局。
提升文明創建工作
發展是深化國土資源行業文明創建活動的基礎和前提,也是文明創建工作的根本目的。在結合國土資源管理實際,深化文明創建活動的實踐中,局委始終緊扣發展主題,貫穿發展理念,并積極創新理念,創新發展,使文明創建溶入到國土資源工作的各個層面,進一步提升了文明創建工作。
在文明創建工作中堅持做到“五個一”和“六個不讓”,即:一句話問好、一把椅子請坐、一杯茶請喝、一個滿意答復、一個離開時慢走;不讓工作在我手中延誤,不讓文件在我手中積壓,不讓差錯在我這里發生,不讓來辦事的同志在我這里受冷落,不讓不正之風在我身上出現,不讓國土資源形象在我這里受到損害。對群眾關心的問題,認真研究,限時辦結,妥善解決。對企業要辦的事,積極主動,提供服務,按時辦理。對重點項目、重點工程,竭盡全力、克服困難、用足政策提供優質服務。對舉報、信訪案件,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干部職工自覺追求自身高素質、工作高標準、業務高水平、道德高品位、業績高效益,杜絕了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現象,形成為民服務“忠”、行使權力“正”、為人辦事“真”、為公立業“實”的工作氛圍。
在打擊非法采礦上該局做出了艱辛的努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十年來,全局200多名干部職工放棄節假日,始終堅守在執法一線,每次春節專項行動期間,同志們都自覺放棄和親人的節日團圓,堅守崗位。累計有26名新婚第一年的同志因為工作需要,未按照傳統習俗探親拜年;有3名局領導堅持帶病工作病倒在崗位上;29名基層國土所同志不顧疾病困擾,攜帶藥品堅持工作;32名執法隊員曾在非法開采現場遭到圍攻,甚至遭遇暴力報復等惡性事件,盡管如此,他們依然任勞任怨、無私無畏地默默奉獻著。
完善的活動陣地,是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依托。先后購置了文體器材,添置了千余冊圖書,健全了職工活動中心和圖書室,豐富了干部職工文化生活。繼2007年文明和諧創建十大系列活動后,2008年以來組織了“迎奧運”體育運動會,抗震救災•奉獻愛心演講賽、慶祝“6•25”土地日明星演唱會、慶祝建局十年十大活動等。采取廣告宣傳、廣播電視、書畫攝影展、橫幅標語、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先后為貧困學生、貧困地區捐款捐物達10萬余元,為困難學生、局困難職工捐款近10萬元,受到社會廣泛好評。
文明創建結碩果
鄉寧縣土地遼闊,物華天寶,礦產資源,得天獨厚,故有“煤炭之鄉”的美稱。作為全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局委一班人深刻認識到,發展是深化國土資源行業文明和諧創建活動的基礎和前提,也是文明和諧創建工作的根本目的。
局辦公大樓為原縣地礦局辦公大樓,于1995年竣工投入使用,至今已經十六七個年頭,大樓設施老化、辦公場所擁擠等問題越來越突出。十年來,全局狠抓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美化辦公生活環境。2011年,他們投入人力財力集中一個月時間,對局辦公大樓重新進行了維修粉刷,對水暖電管道線路全面進行了更新改造,對環境衛生進行了專項整治,在機關后花園重新栽種了樹木花草等,機關面貌有了新的變化,硬件建設取得長足發展。
有巨大的付出就有巨大的回報。建局10年來,局先后獲得全國及省、市、縣級榮譽50多項。各項工作先后近百次在市級以上新聞媒體予以宣傳報道。連續8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和文明和諧單位稱號,2009年1月被中央文明辦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被臨汾市勞動競賽委員會榮記“集體一等功”。2011年1月受到山西省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示范單位”表彰。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