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生態文明蓋州加快綠色經濟發展

來源:作者:于學忠時間:2014-08-31熱度:0

     建設生態文明蓋州 加快綠色經濟發展 

 

  筆者按:黨的“十八大”首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這是黨在科學、和諧發展理念的又一次升華。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  

  “生態文明是人與自然相協調的文明,強調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協調發展。”旅游要發展,規劃要先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游產業發展,中共蓋州市委五屆六次全會以及“兩會”提出:堅持全域統籌協調發展,全面實施“八個一體化”的總體布局,提出科學劃定“六個農業示范”產業功能區域,全力推進“三個五工程”,三大主體結構中提出了發展“五大旅游景區”和發展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這一時代命題開啟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對蓋州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里程意義。  

  為何這里的山更綠,水更清,民更富?蓋州市物產豐富,農林牧副漁各業齊備,素有“北方大農業縮影”之稱,而旅游資源更加豐富,古城、山、海、林、泉、寺俱全。今年,蓋州市把目光瞄準每年到營口旅游的1600萬游客身上,科學盤活農村生態資源,將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利用“小山莊”撬動“大旅游”。蓋州市還針對旅游項目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實施旅游項目一站式辦公和一條龍服務,通過發展溝峪經濟、生態山莊建設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讓貧困山區鄉鎮變成新型城鎮。  

  蓋州市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點規劃28個生態山莊,讓農業與現代服務業有機結合,將一產變三產,實現小山莊帶動大旅游,大旅游促進經濟大發展。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助推建設和諧美麗新蓋州。休閑旅游帶動型溝域經濟模式是溝域經濟的重要模式,利用自然資源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提升農民收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獨立成篇集中論述,把環境保護、資源節約、能源節約、發展可再生能源、水、聲、氣、土壤污染治理等一系列事項統一為“生態文明”的范疇,說明環境保護在我國的地位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顯示了黨中央對環保工作的極大重視,體現我們黨新的價值觀取向。蓋州地貌特征為“六山三水一分田”。面對現實,如何有效保護、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如何積極探索生態經濟模式、科學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如何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和環境有效保護的協調共存,是蓋州當前及今后的重要任務。  

  建設生態文明是改變我市落后現狀的迫切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經濟得到長足發展,貧窮落后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但經濟總量小、產業結構不合理、基礎設施落后的窘境沒有得到根本轉變,制約發展的“瓶頸”沒有得到根本緩解,我市縣域經濟還缺乏永續的支柱產業和重大項目支撐,與發達地區的差距仍然很大。要徹底改變落后現狀,必須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吸取先進發達地區的經驗教訓,避免走“先發展后治理”、“邊發展邊治理”老路子。只有緊緊依托良好的生態優勢,加快實施“生態立市”戰略,才能盡快地走上一條經濟、社會、環境相互協調的發展道路。  

如何因地制宜、利用資源,使溝域經濟轉變為經濟優勢,為當地農民開辟一條致富之路?這是新一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積極探索、努力解決的重大而緊迫的問題。  

  建設生態文明是我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選擇。  

  我市東部農業生態經濟區地處山區,工業欠發達,其中有貧困鄉鎮12個,困難群眾20多萬,但生態優勢得天獨厚。然而多年來,在追求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生態優勢并沒有得到有效發揮。一方面,農產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工業主要以資源型為主,且多數都是低水平的粗加工,附加值不高。任其下去勢必導致先天的資源優勢喪失殆盡。因此,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充分發掘地方生態資源優勢,是加快我市又好又快發展的正確抉擇。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統籌推進相互協調的生態型產業。  

發展生態農業。根據我市農業資源和地理條件,對全市農業發展進行生態功能區定位,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大力開發優勢特色農業,大力開展生態農業工程建設,促進農業生態和農業經濟之間的良性循環,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去年,我市農業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蓋州蘋果”水果經濟林生產面積達到31.5萬畝,其中做大農業特色基地2萬畝出口蘋果示范區獲批省級出口示范區。要樹立農業龍頭企業,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強農業的綜合效益,投資10億元以上產業化項目穩步推進。“蓋州葡萄、桃、尖把梨”壯大規模,優化結構,規范管理,提高質量獲得農業部地理性標志認證。圍繞一項產業一個龍頭的發展思路,突出抓好具有代表意義的發展專業合作社61個,經紀人隊伍達到2.2萬人。農業總產值完成66億元,增長10%。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又好又快發展”。加快“五大板塊”建設,全市發展布局進一步完善——其中,東部農業生態經濟區大力實施“青山碧水藍天”工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非煤小礦山關閉整頓深入開展,完成造林4.58萬畝,封山育林10.5萬畝,石門水庫流域獲批省級濕地公園,貓兒嶺獲批省級森林公園,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八個一體化、三個五工程、六個蓋州特色農業示范區”的發展戰略,加快蓋州市生態旅游業發展,提出通過開發28個生態山莊來帶動群眾脫貧致富促進農業增效、農業增收。  

科學劃定產業功能區,全力推進“三個五”工程:大力推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打造五大旅游景區。其中,東部生態旅游度假區要以赤山為核心,整合貓兒嶺、綿羊嶺、孫家窩棚、轉山湖、玉石水庫等自然風光資源,打造國家AAAA級森林公園。  

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打造具有蓋州特色的六大農業示范區:其中,圍繞東部發展振興規劃,以具有較強產業基礎的重點鄉鎮為龍頭,輻射周邊,打造六個具有蓋州特色的農業示范區。“蓋州蘋果”示范區以九寨為龍頭,加強2萬畝省級出口示范區建設,爭取“蓋州蘋果”獲批國家馳名商標。“蓋州葡萄”示范區以陳屯為龍頭,擴大栽植面積,推廣設施葡萄生產,提升“蓋州葡萄”知名度。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區以太陽升、團山為龍頭,強化質量安全檢測,積極推進無公害生產和綠色食品農產品認證。“蓋州絨山羊”專業養殖示范區以榜式堡為龍頭,著力抓好標準化小區、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和種羊銷售市場建設。海洋特色養殖加工示范區以西海為龍頭,加快養殖模式、品種結構調整,抓好水產品精深加工,構建結構合理的海洋產業體系。柞蠶業生產加工示范區以東部山區鄉鎮為主體,加大蠶場改造力度,積極扶持朗時多、金馬絲絹等企業創新發展,鞏固柞蠶紡織產業集群領先優勢。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對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意義。  

  今年,蓋州市委、市政府通過重點扶持和傾力培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已成為縣域經濟新的重要增長點,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開拓創新謀發展,為民富民走富路。”為全面落實市委五屆六次全會以及 “兩會”會議精神,打造國家級生態旅游城市,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以蓋州市委書記、北海新區黨工委書記班耀康,市長趙國棟為組長,市委副書記相燾,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姜彪,市政府副市長冷輝、李宏振為副組長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建設領導小組組織機構,運籌帷幄,調度有方,18個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聯動平臺,共同推進和27個鄉鎮黨委書記組成的聯席辦公室,283個行政村成立合作社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開發管理機構。相繼出臺并下發了《關于成立蓋州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工作領導小組的決定》、《蓋州市鄉村旅游考核辦法》、《蓋州市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培訓制度》、《蓋州市鄉村旅游統計管理制度》等規范性文件。搭建務實有效的服務平臺,建立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行業協會,加強自身服務能力,圍繞服務、創業輔導、融資擔保、市場推介、教育培訓、管理咨詢等為企業提供服務。按照《蓋州市旅游發展規劃》,從全市旅游協調發展的高度,抓好規劃落實。按旅游發展分步走戰略,突出重點,著力推進項目建設,努力把蓋州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實現旅游科學發展。  

為我市加強生態山莊建設,解決東部山區經濟發展落后問題。2014年6月27日,蓋州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生態山莊建設研討會議。探討我市欠發達的東部山區如何推動農林產業發展、盤活農村生態、宅院、人力、文化等資源,使一部分農民由垂直轉移變成平行轉移,農村剩余的勞動力轉化成有效的生產力;高起點規劃,以凈化、綠化、亮化、文化和美化為標準,評選星級山莊;完善基礎設施,交通、電力等部門、企業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到位;以此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人與自然的和諧,促進農民增收、改善生態面貌,探索推進城鄉一體化、農業現代化的特色之路。  

發展生態旅游。旅游產業是我市一項“朝陽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旅游消費成為消費熱潮,“回歸自然、生態旅游”正在成為一種消費時尚,也為我市開發生態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對此,蓋州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一方面大力加強環境保護,合理開發利用轉山湖、玉石水庫流域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加大旅游要素建設,大力發展生態山水旅游;另一方面不斷豐富旅游內涵,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整合地方深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貓兒嶺、綿羊嶺、孫家窩棚等),用文化嫁接旅游,用文化豐富生態,積極發展生態文化旅游,使生態資源優勢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生態山莊為山區經濟發展探路。  

生態山莊經濟是新生事物,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一條新路。  

鑫源山莊始建于1990年,占地面積1500畝,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是集山、水、林、果為一體的鄉村旅游勝地。山莊栽種苗木36000株,其中優質紅富士果樹2000株,桃、李、杏、梨、葡萄、美國大榛子等14000株,反季水果2000株。鑫源山莊生產的御佳牌紅富士蘋果1998年被中國農業國際博覽會評為金獎。鑫源山莊2002年被評為遼寧省無公害水果基地。每年春、夏、秋三個季節來山莊賞花、觀林、釣魚、采摘各種桃、李、杏、櫻桃、蘋果等水果的游客絡繹不絕,山莊現有溫室大棚30個,年接待游客3萬余人,旅游收入160多萬元。日接待能力可達300人。  

  圣水人家山莊位于遼寧省蓋州市萬福鎮前閻閘孫家窩棚村原生態旅游景區的中心地帶。東距莊林公路8公里,距莊蓋高速公路萬福下道口5公里。成立于2008年,占地100畝,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工作人員63名,客房17間,可一次性接納120人住宿、470多人就餐。年平均接待游客達4萬人,年收入500萬元以上。旅游功能主要是組織CS野戰場地和裝備培訓,提供商務會議休閑度假旅游接待,旅游興趣點的農業種植物栽培、山林造景綠化、山葡萄酒釀造、大棚觀賞性和采摘農作物種植。并可積極發掘當地民俗文化,如民間剪紙、荊條編制民間傳統工藝品等,吸收大量的村民富余勞動力,進行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好菂山莊位于青石嶺鎮高麗城村,初建于2013年,計劃投資3000萬元,現已投入1800余萬,占地面積300余畝,建有60余棟標準化大棚,30余棟標準化豬舍、牛舍,豬存欄量300余頭(滿欄量1200頭),牛40余頭,雞2000只,鵝1000多只。好菂山莊是一家集種植、養植、采摘于一體的綜合性莊園。今年,山莊將繼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在建的有垂釣池、主題客房、以及增加適合采摘的蔬果品種。同時,要新建一個以農場自產肉、菜為主的特色主題餐廳,讓來此游玩的顧客更好的感受到不一樣的田園風光。  

  4月26日,總投資近4千萬元、占地面積3千畝的沙崗鎮雙龍山紫慧華韻春安生態養生山莊正式開業,為我市鄉村游的發展添上靚麗一筆。沙崗鎮雙龍山紫慧華韻春安生態養生山莊是我市一家以農業休閑度假為主要功能的農家樂旅游企業。山莊依山而建,地處沙崗鎮雙龍山,具有東北特色的山、海、林等自然景觀,毗鄰202國道,距鲅魚圈海邊20公里,沙崗子高速路口3公里,交通便捷。山莊是集生態、養生、旅游、住宿、娛樂、餐飲、會議、接待、精品采摘為一體的多功能文化度假休閑勝地。  

  5月8日上午,營口市鄉村旅游節暨冰泉山莊鄉村旅游度假點揭牌啟動儀式在我市榜式堡鎮冰泉山莊勝利召開。冰泉山莊位于蓋州市榜式堡鎮,地處風景秀麗的石門水庫上游,四面環山、景色怡人;山莊整體占地面積2000余平,是集客房、餐飲、會議、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型度假山莊;山莊前山道為客房、餐飲、娛樂區,后山道為景觀游玩區,內山道為采摘區;山莊區域內部植被豐厚,清爽宜人,是夏日避暑的絕佳之地——作為營口市鄉村旅游度假點001號授牌單位,引領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人氣,做得越來越好。  

  6月18日上午,我市單體面積最大的蔬果采摘旅游項目——惠順山莊揭牌開業儀式在沙崗鎮惠屯村惠順山莊舉行。惠順山莊位于沙崗鎮惠屯村,距蓋州市區10公里,距離高鐵蓋州西站、沈大高速公路沙崗站出口各3公里,距離202國道4.5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建有溫室大棚300棟。棚內主要栽培綠色無公害的富硒葡萄、富硒蘋果。此外,還有歐李、軟棗獼猴桃和各種有機蔬菜等,可供游人一年四季采摘,品嘗反季水果和享受采摘的快樂。另有水塘一座,可供游人垂釣。山莊內將建景區式觀光農業。設有圖書閱覽室、卡拉OK娛樂活動室、農家樂飯店、旅店、自駕游停車場,可供千人餐飲住宿休閑娛樂。  

目前,蓋州市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點規劃28個生態山莊,讓農業與現代服務業有機結合,將一產變三產,實現小山莊帶動大旅游,大旅游促進經濟大發展。  

筆者從市旅游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市實現接待國內外游客200萬人次,實現旅游創收20億元,游客接待人數和旅游收入均創歷史新高。  

綠色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出路。蓋州市旅游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和便利的交通區位優勢,按照堅持全域統籌協調發展,全面實施“八個一體化”的總體布局,提出科學劃定“六個農業示范”產業功能區域,全力推進“三個五工程”,三大主體結構中提出了發展“五大旅游景區”和發展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和“大旅游、大發展”的旅游經濟發展思路,著力發展生態旅游業和低碳經濟,推動綠色崛起。  

農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是安天下的戰略產業。  

蓋州把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助推建設和諧美麗新蓋州作為“攻堅戰”。生態建設是生態文明的關鍵抓手,市委、市政府應把生態立市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全社會共同參與”,為協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保障。  

  鑫源、圣水人家、好菂、冰泉、惠順等山莊的實踐,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些專家學者認為:這一新的業態發展前景廣闊,是農民增收的希望、農村發展的希望、農業轉型的希望,是中國農村發展的實踐和創造,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探索,是中國農業未來發展的一種新模式。  

  總結生態莊園經濟的發展實踐,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具備的基本特征。  

  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從經濟性質看,生態山莊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生態莊園投資主體既有民營企業,也有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個人,互為補充,共同發展。  

  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從經營形式看,生態山莊實現了規模經濟。通過土地流轉,生態山莊實現了土地的集約使用和適度規模經營,鑫源、圣水人家、好菂、冰泉、惠順的生態山莊開發規模小的三五百畝,大的成千畝。  

  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從管理機制看,生態山莊屬于公司經濟。生態山莊采用公司化經營、企業化管理,以工業化理念管理農業,明顯優于傳統的粗放式經營。  

  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從產業形態看,生態山莊屬于多元經濟。生態山莊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實現了一業為主、多業并舉。  

  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從生產流程看,生態山莊屬于循環經濟。生態山莊通過“種養加”等相互利用,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生態山莊使閑置資源得到充分開發,使農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收獲了經濟、社會、生態多重效益。  

  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構建生態家園。發展生態經濟要利用城鄉建設這個平臺,堅持因地制宜,立足“藍天、碧水、青山、人文”優勢,突出生態特色,建設綠色城鎮。  

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助推建設和諧美麗新蓋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把為民、利民、富民、安民作為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大事來辦,做到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讓我市28家“小山莊”帶動生態“大旅游”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真正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旅游業蓬勃發展、產業鏈條延長等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溝域經濟建設給我市東部農業生態經濟區人民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展望未來,蓋州市將充分發揮自然資源稟賦,構建“大生態、大旅游、大產業”新格局,堅持生態屏障、生態產業、生態品牌的戰略定位不動搖,立足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優勢,圍繞“生態”二字大做文章,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實現后發崛起和跨越式發展,將蓋州市打造成沿海經濟強市最宜居生態城市,成就“幸福蓋州”、和諧蓋州。  

 
 
(編輯:作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综合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乱大交xxxxxbbb| 国产寡妇树林野战在线播放 |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大黑人交xxxx|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韩国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亚洲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四虎最新永久免费视频|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1|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2019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 乱爱性全过程免费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不| 福利所第一导航|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一本到卡二卡三卡免费高| 欧美性受xxxx白人性爽| 国产zzjjzzjj视频全免费| 91麻豆高清国产在线播放| 自拍偷拍999|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欧美黑寡妇黑粗硬一级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