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個《問荊草》
來源:作者:李家庭時間:2012-08-08熱度:0次
湖北有個《問荊草》
李家庭
迎著絢麗的春輝,沐浴著晶瑩的露珠,《問荊草》——湖北地礦精神沃土中破土重生的文學新芽,于2001年暮春時節,向著一切期盼它的讀者,綻放著真摯而燦爛的笑容。
二十多年前,當它以地質部門“文學小草”的姿態嶄露頭角時,受到了全局乃至全國地質戰線廣大職工的關注和親睞,成為地礦文壇的一朵奇葩。地礦部孫大光部長對這棵文學新苗更是關愛有加,不僅為《問荊草》題寫刊名,而且批示以《問荊草》為依托,創建全系統的文學刊物《山野文學》。從此,《問荊草》象一顆希望的種子,珍藏在湖北地礦人的心中,孕育著新一輪的萌發。
光陰荏苒,韶華飛馳。當2011年的春天向我們走來時,《問荊草》的復刊,象和煦的春風,吹遍白云黃鶴的故鄉,溫暖著一顆顆渴望著精神營養滋潤的心靈。這無疑是湖北地礦文化建設的一件喜訊,也是廣大文學愛好者的佳音。
《問荊草》,是荊楚大地之草。“荊”者,荊楚大地也。它將扎根在湖北的崇山峻嶺,生長在鄂地的江邊湖畔,以厚重的荊楚文化為底蘊,并以鮮明的地礦特色,向世人展示五彩斑斕的地礦文化。
《問荊草》,是找金信息之草。“荊”與“金”不僅諧音,它本身就是尋找貴重黃金的指示植物,也是引導我們發掘蘊藏在生活大山中文學藝術瑰寶的標志。《問荊草》,它是希望的草。
《問荊草》,是自強不息之草。“問荊”,寓含著披荊斬棘之意。它象征著地礦人踏遍青山、餐風宿露、不怕艱辛、勇攀高峰的無畏氣概,也是地礦人默默奉獻、無怨無悔精神的生動寫照。
《問荊草》,也是平凡之草。它是那樣普通,那樣樸實無華。它是職工群眾的精神家園,也是文學愛好者的良師益友。它立足大地,凝聚精華,弘揚“三光榮”精神,展現地質隊員風采,為地礦文明建設添光增彩,為繁榮山野文學彰顯風華!
如今,《問荊草》雜志已經出版6期了,發表了200余位作者的近300多篇稿件(圖片),總容量近40余萬字,受到了上級領導和廣大讀者的好評與充分肯。一本本散發著墨香的雜志,飽蘸著我們濃厚的感情,閃爍著我們不熄的熱情,飛向荊楚山野,飛向讀者手中,給勘山探寶的同行,給無數親睞她的朋友,帶去一份溫馨,一份厚愛,一份歡樂,一份享受。
我們難忘編輯生活中那些動人的故事,那些令我們感動的人,它們全都盤桓在我們一個個曾經鮮活的日子里,讓我們激越,讓我們欣慰,讓我們感慨。作為辦刊人,有辛勞,更有欣慰。對于一期64頁的刊物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對于這群非專業人士、只能用業余時間做這份刊物的我們,在辦刊的過程中也曾遇到一些困難。壓力意味著挑戰,能戰勝挑戰就能突破自己,能突破自己就會有成就感。每次《問荊草》出刊時,這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刻。苦過累過才會在乎,在乎才會更加珍惜,一切的支持還有善意的建議都會讓我們更加努力和成熟。
合上2012年第3期雜志,我們依稀聽見《問荊草》拔節成長的“沙沙”聲。雜志的辦刊宗旨和責任不容我們懈怠,我們會用執著的精神、誠實的耕耘迎接2013年的到來。我們的辛勞將化解在作者創作有成、讀者開卷有益之中,我們的欣慰將融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之中。期待著作者、讀者一如既往的支持,這是我們永遠的心愿!
荊草有情,文學共品。面對《問荊草》新的起點,面對讀者新的期待,我們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