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另一種風情
來源:作者:陶復元時間:2012-09-09熱度:0次
在鄉間的田野,時常見到喬木常綠的果樹,它的樹葉與眾不同,葉片革質,披針形、長倒卵形或長橢圓形,帶有小許毛,會開白色的花,芳香在春天來臨的時候,會結結實的圓形或橢圓形小果。我們曾經貪吃,攀上樹枝采摘幾個嘗嘗,果肉很酸澀,咽不下口,事后回想起來,也許是沒有成熟的原因。其實不然,成熟后的果實,近球形或長圓形,黃色或桔黃色,外有銹色柔毛,后脫落,果實大小、形狀因品種不同而異。花期10一12月,果期第二年5—6月。因形似琵琶而得名。吃在嘴里,生津利咽,甜酥活潤的,但是,它的花與葉皆可入藥,用于治療哮喘,支氣管炎等肺病。成為我們就地取材的好藥材。它就是我們臺州的特色水果之一枇杷。
到冬天,天氣漸漸轉涼,平常人們沒有注意保曖,往往受涼,容易誘發支氣管發炎,引起哮喘,這時候,醫護人員就會開一種帶有枇杷、桔梗的藥給此類病人吃。
我的老婆也這樣,一到冬天,不小心受涼,會誘發支氣管病灶發作,引起哮喘,得這種病真是難受,經常夜晚發作,而且人不能躺下,只能坐著喘氣,真是夜不能寐,長期下去會影響人的壽命,我看著眼里,痛在心理,我想來想去,能有什么辦法止哮喘,在苦思冥想之際,腦海里立馬跳出了一個閃亮的火花,何不用枇杷的花與葉給我老婆試試。我毫不猶豫地登上單車,飛快地往城門頭《天虹藥鋪》騎,買來兩元的枇杷花與葉,洗凈放置于砂鍋中,加適量的水,在煤氣灶上用文火慢慢熬,得到花與葉開始稀爛,水變得深黃色的時候,把枇杷花葉汁盛進茶具,添加小許冰糖與蜂蜜端給老婆喝,等下半夜,老婆竟然能安然入睡,我別提有有多高興,心里好激動:噎!我成功了。
說起枇杷,常見的是在商店、超市的枇杷罐頭,以及在藥店里治療支氣管炎、哮喘的中成藥。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人們也經常提著枇杷罐頭走親訪友的。其實這枇杷就在我的家鄉臺州路橋有著不錯的種植面積,據不完全統計,有4700畝。臺州的枇杷栽培歷史很久遠,據說在明萬歷年間,就已經在臺州市路橋區桐嶼街道種植。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的枇杷之鄉,從1986年開始,連續舉辦了路橋“枇杷觀光節”,集采摘、品嘗、游玩、攝影為一體。如今你在三月份,來到枇杷的主產地臺州市路橋區桐嶼街道小稠村,走進枇杷觀光園真是橫看側看豎看都是黃色的圓形或橢圓形小果,在綠色樹葉的襯托下,隔外顯得耀眼,刺激,大有一飽口福的沖動。解解我們的讒嘴。當然我們也沒有空著手回去,既然來了,多少都帶點送給家人、朋友、同事讓他們也嘗嘗路橋桐嶼的枇杷。不枉之行。
有好事者,尋找好看的果球形,用剪刀小心翼翼地裁剪下來,帶回家擺設起來,邊紀念邊摘著吃。生活原來可以這樣,是多么令人詩意的“枇杷觀光節”,帶著這樣的向往,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進入這片枇杷觀光園,體驗漸漸遠離我們而去的農家生活。這難得不是一種休養生息嗎?這難道不是一種休閑嗎?
其實假日里,不一定非要往城市跑,多到曠野接觸大自然,接受農活實踐,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我現在都想在農村搞一塊地,種植類似枇杷等水果,節假日去修理下,除草,施肥, 噴藥,分享勞動的喜悅與快樂。也可以搞一個小菜園,好好過罷農藝癮。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