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的故鄉情結
來源:作者:海潮時間:2012-09-25熱度:0次
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故鄉。故鄉,是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地方。我就常常有這樣的感受:每當面對忙碌的工作、繁雜的事務、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在外奔波勞碌時,就會不由自主地回憶起童年的美好、少年的自在和青年的灑脫。尤其是在面臨巨大的壓力和困難時,往往會陷入對故鄉的強烈思念之中。
多少次,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都潛意識對著故鄉的方向,或低聲吟唱,或風中眺望,或空中飄蕩,可就是找不到何處才是我真正的故鄉。如果追溯起源,我也一時整理不出頭緒。所謂的故鄉,看似簡單的問題,長期以來在我的腦際里卻有一種難以啟齒的感覺。在童年的記憶里,總以為父母親的家鄉就是故鄉,雖然我很少涉足;長大之后,總以為自己少年成長的城市就是故鄉,可是,這一別竟是三十多年;到了中年以后,故鄉更是演變成了心靈的歸宿,記憶在哪里,故鄉就跟隨在那里。
有時候我在想,故鄉,其實就是一份認同感與記憶相互交織的復雜情緒,你認定了它,它就是:蘭州是故鄉,它是我的出生地,存貯了童年所有鮮活的記憶;天水是故鄉,遠去的那段青澀而純真時光與“羲皇故里”結下了不解之緣;西安是故鄉,我父母親離開故土后居住時間最長、也是從感情深處最認同的地方;煙臺是故鄉,我妻子的老家,當然也是我的半個故鄉,它是我現在工作和家庭的所在地,近二十個寒暑在這里度過;焦作是故鄉,因為父母親的原籍在那里,它距離煙臺不近也不遠,我也曾幾次回去過,生活習慣的不同和言語的差異,讓鄉里鄉親很難認同我這個老鄉;拉薩是故鄉,我將青春和汗水灑過最多的地方,雖然遠隔千山萬水,至今依然讓我充滿了向往和虛幻;敦煌是故鄉,初入“江湖”的第一份職業,就像是人生挖到的第一桶金,又像是情竇初開的第一場戀愛,無論是苦澀還是甜蜜,都留在了“飛天”的故鄉;格爾木是故鄉,我從這個“世界面積最大的城市”步入了大學校門,也在這個“藏羚羊”的故鄉收獲了甜蜜的愛情;長春是故鄉,在那里我汲取了前所未有的知識,夯實了未來事業發展的根基。總之,故鄉之于我而言,就像是母親之于游子,是一種用情感凝結的文化臍帶,讓我夢牽魂繞并且永遠無法剪斷。但是,到底哪里才是我真正的故鄉呢?我真的是說也說不清……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域差異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也塑造了不同的人群。我常想,那些曾經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也許就是故鄉,不論它拆了又拆,改建或新蓋,不管它變成什么模樣,它都不會因為變化而從你的記憶中抹去,也不會因為周遭多增添什么或減少什么而從你的記憶中消失。人是變遷的動物,時空、環境是因人而變遷的實物,下一秒你人在何處,你的記憶就從那一秒開始鮮活,然后漸漸淡化消失,這是自然的規律,也是社會的定律。
時光匆匆,恍若行云流水,恰如彈指一揮間,轉眼便已隨風輕逝。歲月在黑白相間的琴鍵上,奏響著逝去的年華,不斷重復的節奏和高亢嘹亮的旋律在指間充斥著激情,過后慢慢走向淡然平靜。我的那些是故鄉、也不是故鄉的景色大都已變遷,容顏也已多次更改,所存留在記憶深處的一切都變了。未來的日子,我也許很少有機會回到曾經的故鄉看看,即使去了,故鄉又能有幾多人還能識得我這個匆匆過客呢?想到這,我忽然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被拋棄在故鄉邊緣的棄兒,涌上心頭的竟是“從此我無故鄉”的悲涼。也許并不是這樣的,故鄉,在我的心中雖然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是,它從此不再模糊,不再淡漠,不再遙遠,它已具象地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
我的故鄉仿佛記錄時間的時針,分分秒秒地走著,聽的見它那輕輕的心跳,宛如孩子般的呼吸,平靜和安然。日月如梭,歲月的年輪一如既往,亙古不變的故鄉情結卻變得越來越厚重,心緒也隨著它的節奏風起云涌。是啊,故鄉在我記憶的長廊上堆積了太多的回憶,層層疊疊,斷斷涅滅,接著又一片片在腦海中脫落。不管未來怎么樣,將來是什么,我的心底卻永遠升騰著對故鄉濃濃的牽掛和深深的祝福!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