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神農架
來源:作者:崇賢尚雅時間:2012-10-22熱度:0次
我承認,我是一個不能喝酒的人。我屬于那種喝一杯啤酒就變成紅臉關公的人。但是,在神農架,我醉了。醉于神農架的苞谷酒,更醉于神農架的美景。
初識神農架,是孩提時代,從一些未解之謎這類書上看到的,當然,大家可以想像得到,里面所提的,肯定是野人。那個時候,認字還得翻新華字典的我就對神農架充滿了好奇與神往。也是因為神農架,我喜歡上了地圖,我翻各種各樣的地圖,從中國地圖看到分省地圖,再看到神農架地圖;又因為神農架,報志愿的時候,我選擇了湖北的學校。可惜的是,在學校的幾年中,卻沒有機會到神秘的華中第一峰一覽眾山小。幸虧,最終選擇了地質這個行業,才得已和神農架結下不解之緣。
到單位報到后的第一個項目,就在神農架的木魚鎮集鎮上。在去神農架的路上,單位的張總說,以后這條路將會是你年年都要走的路,而這條路所處的范圍,將來就是你的主戰場。果然,從2005年至今,每年或幾周或幾個月的,都有機會前往神農架,住在神農架,也因為這樣,對神農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長時間的了解,更是發掘出了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樂趣。
酒
在神農架,酒有很多種。商場里賣的白酒紅酒啤酒,不在所說之列。我所說的神農架的酒,只有一種——那就是自釀的酒,不管是苞谷酒、高粱酒還是柿子酒。一般都是60度以上的純糧酒。這種酒有一個特征:不能多喝,但是喝了之后頭不疼、口不干,只是暈。我的最高紀錄是頭天晚上8點喝的,到第二天傍晚了頭還是暈的。
酒是神農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不管男女老少,有客到,都會舉杯相敬。而這敬酒,說法就多了去了。喝酒的規矩據說有108種,但是最讓我膽戰心驚的是“趕麻雀”。
“趕麻雀”真正的名字叫叫“轉杯”,有正轉、反轉、隔單轉、隔雙轉等多種形式。一般只有主人才有發轉杯的權利,客人逢到面前敬杯太集中時,為了威懾眾人,發轉杯。不同的是主人發的轉杯到每人面前只一杯,客人發的轉杯卻往往包括席上所有的酒杯,必須杯杯見底才能向下轉。這種轉法又稱“趕麻雀”,“趕麻雀”的杯子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往下轉時將自己的門杯留下,這樣可以越轉越少,最后回到發起者手里只有一杯。另一種是按秩序全往下轉,最后8個杯子都回到發起者面前,他再一一還給眾人。因此,沒有相當酒量絕不敢輕易“趕麻雀”。理論上來說,我沒有經達過一次完整的“趕麻雀”。因為每次開始沒多久,就有人“飛”了,沒有趕下去。最主要的是外面來的客人覺得這樣有失公平,往往神農架人的酒量都是海量,同等條件下,外面來的人肯定是喝不過。現在,也基本上不趕了。但是各種酒辭酒令,輪番轟炸,很少有人不倒的。
2009年元宵的時候,我們在神農架大草坪進行神農架機場勘察,在山下有個叫白沙園的地方修了一個水泵房。水泵房邊上住了余姓人家,在元宵佳節的晚上,把苞谷酒和醇厚的蜂蜜放入一個大盆里,架在柴火上邊燒邊攪動,過一會,熱氣騰騰的蜂蜜酒就擺上了桌子。老余帶著家里人輪番敬酒,連老余剛上小學的孫子也端起了大碗,酒辭還流利的說了出來……就是紅彤彤的火苗,聞著火堂上方正在滴油的臘肉香,喝著香甜醇厚的蜂蜜酒,我們醉了……
景
神農架是世界上晚前寒武紀地層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是神農架群及群內各組層型剖面的命名地,神農架群組成神農架地區乃至揚子地塊北緣及整個中國南方最古老的褶皺基底之一。遠古的地質構造形成了神農架千姿百態的美。神農架在申報國家地質公園成功后,目前建設或已建設成功的景點主要有神農頂景區、香溪源官門山景區、紅坪畫廊、大九湖等。
你可以在風景埡觀石林云雨,感受煙霧的奇妙變化;可以站在了望塔觀景臺洞悉遠古的歷史,見證滄海桑田的變遷;可以在冰斗了解神農架第四系冰川遺跡;亦可以在神農架群疊層石博物館參觀最古老的海濱藻席;可以在陰峪河峽谷感受“一線天”景觀,更可以在板壁巖石芽群看到“金雞報曉”、“大鵬展翅”、“犀牛望月”、“驚蛇脫兔”、“擎天玉柱”、“出海蛟龍”、“丹鳳朝陽”、“龍騰虎躍”等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春天,可以踏著白雪找回春意;夏天,可以穿著短袖抱著棉被;秋天,可以攜著相機,看漫山紅葉爛漫,也可拿著釣桿,守候在大九湖的堤岸;冬天,可以圍著火爐,喝酒聊天……神農架的四季,是生活的一種燦爛。
游歷了大自然的恩賜,可以度回木魚,品茗作家古清生種植的綠茶,還可看看4D電影小恐龍找媽媽……
千萬年來的風刀霜劍,不但雕塑出了神農架今天的奇峰秀谷,更孕育了神農架人熱情好客的秉性。沐著星月的光輝,聽著野人的傳說,品著農家的美酒,感受著神農架清新的空氣,幸福,會由心底油然而生……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