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筆記
來源:作者:郝海婷時間:2012-11-07熱度:0次
美麗的清晨,我攜著行李向虎頭山寺廟爬去。
寺廟看上去十分莊嚴,我向它走近,似乎它就離我更遠,望著它,我幾乎要生氣了。盤山道回環的過分,從公路下山到上另一座山,是翻越一座大山的路程。太陽下山了,我才觸到它的脊梁。
已近耄耋之年,仍在積善行道的老婆婆著一身黑色道服,腰間系一條黃色的帶子,戴一副花鏡,滿臉鐫刻著歲月的波痕,笑瞇瞇地倚在廟門前的梯階上端了盆壓好的面條,用一口河南口音向我們施禮問好。她自我介紹姓李,是這里的道長,跑到下面壓面。
李道長有故事。據說是多年前因為和丈夫不和,一氣之下,離家外出,最后落居廟院,吃齋飯,施道禮,如今河南的弟子也有幾百。她帶著我們上道觀,梯階很陡,很長,李道長的身體很硬朗。
“奶奶,您常年住在這里嗎?”
“常年,就住在這里,”一口河南濮陽腔調,“我以前是個要飯哩。大要飯哩!”道長補充說。
這一句補充,我竟不知接下來該說什么了。只跟在道長身后,聽從她的安排。
上了正殿,“虎頭山古道觀,全真邱處龍門派”的黃色牌匾映入眼簾。全真龍門派是王重陽開創的全真七派中發展最快影響最大的教派,由北七真之一丘處機所傳。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中國文化的土特產,魅力獨特,近兩千年來對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學術文化民俗等影響深遠。自古研究中國哲學思想史、文學藝術史、科學技術史都不 能置道教于不顧,否則就是片面的。
我不由得仰望。
這座寺廟修葺的十分完善。正殿和西院眾神各居其位,廟塔頂居玉皇。
我們將眾神一一拜過,便順著臺階上了玉皇大殿,玉帝金光閃閃,兩邊各有四大金剛,八大天王的塑像相伴,藍天白云的壁畫也十分惹眼。有虔誠的弟子在磕頭致敬,以求得保佑。佛臺上的杯子里盛滿了水,弟子們都稱之為神水。從小喜歡聽梨園春的緣故,對戲曲有幾分熱愛,豫劇,曲劇,河南墜子,都略聽幾曲,倒也略會哼唱幾句。平日里唱來都不敢放開嗓子,在玉皇大殿上看到弟子虔誠拜佛,我竟有勇氣為他們唱起了河南墜子里的保佑篇,敬佛的弟子大都是河南人,許是看我年紀小吧,投來訝異的目光,對我贊嘆幾許,還端來神水給我喝。那一刻,我感到幸運之神的降臨。
罷了,我游走到廳堂以后的地方瞭望。峰巒,霧氣,和山腳下寧靜安詳的村莊,一切都讓人心曠神怡,高瞻遠矚的感覺,讓我頓得山廟之趣。遠景,我為之迷醉。
六月二十四日,一個好日子。
這一天,是廟會的正日。信仰者云聚于此,清早五點多他們早已在正殿對神靈舉行上馬、招鞭等儀式,向神靈傳話,他們的語言我聽不懂,但也深感慶幸,這真是個神圣的地方。早飯后,焚香敬神的人陸續增多,他們目光里的虔誠我還讀得懂。接著又接連鳴放鞭炮,場面熱鬧而不失莊嚴。我知道每個人都很忙,每個人都帶著心愿來到這里,而我,僅僅是個異鄉來的,平俗的看客。想到這里,我向眾神深鞠一躬,也悄悄許下一個無關乎于我的心愿,有些小,有些大。
可巧,昨夜有流星劃過,我在虎頭山道觀的塔樓上。垂首許下一個心愿,無關乎于我。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