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離不棄
來源:作者:王濤時間:2012-11-13熱度:0次
宜昌江南郊區,峰脈連綿,山青水秀。山的雄渾融合水的靈動,組成了最美的風景。彎彎的山道上,一個瘦弱的女人疾步而行?!鞍⑷?,你在哪兒,阿全,回家吃飯……” 原來她在尋找她的丈夫,一個患有精神分裂癥的男人。荊枝棘條擋不住她尋找他的身軀,風霜雨雪阻不了她追尋他的腳步。盡管免不了摔跤,免不了滑倒,但是那一聲聲急切的呼喚年年歲歲回響在山谷中、山洼里。
深秋時節,我曾去宜昌看望她。
離開宜昌有些日子了,腦子里浮現的仍是那張淳樸、清秀的臉,臘黃、消瘦,滿面倦容。生活在鄉土僻壤,貧病交加中的她讓我心生憐惜。被雨水浸濕的墻體,清晰可見的屋頂裂縫,這樣的三間屋子,冬季陰冷潮濕,夏日炎熱難耐。一眼望去,屋里沒有電視、洗衣機等常用家電,僅擺設著簡陋、干凈的家什,床頭與桌子上堆放著他和她的各種藥盒。
想起這些,文字于我是很蒼白的符號。
十八年的相守,十八年的不離不棄,不是每一個女人能夠做到的,撇開傳統的道德觀念,有的只是善良和堅守,她用嬴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窘困的家境,年邁多病的公婆,精神分裂的丈夫,年幼的女兒,無田無地的她靠打工維持著一家人的溫飽。在艱難的環境里,堅持的人才是最有希望的人。孩子是她的希望,他是她的相依,她是一個堅強的媽媽,溫柔的妻子,賢德的兒媳婦。
那天,我們幾個遠道的同學相約去他家,原本是想與他見見面聊聊天,去之前與她通了電話,請她無論如何將他留在家中,但是到了她家還是沒見著,他又滿山轉悠去了。
朦朧的遠山,如幾筆淡墨抹在天邊。山道旁、山坡上、山里人家房前屋后,種著一株株桔樹,金秋時節,紅橙橙的桔子壓低了枝頭。這樣的美景中,不知他是否會想起從前的日子,從前的人和事。20年前,他瘦高的身影依稀在我們眼前;20年后,他是否改變了模樣。
他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下崗以后,靠每月600元生活費度日。生活費少且不說,關鍵是他已失去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他是單位集體戶口,出生農村的媳婦落戶在他老家分不到田地,一直沒有固定工作,僅靠打工維生。女兒今年17歲,初中畢業后就讀過宜昌一所中專,因經濟原因去年綴學了。國慶期間,宜昌的同學與她聯系,問起她的近況,她實在沒辦法才告訴同學們實況。
家里的住房是10年前做的平房,面積約60平米。因年久失修,每逢雨季,屋外大雨交加,屋內小雨淅瀝。他父親患肝癌剛過世,岳父又是肺癌晚期。屋漏偏逢連夜雨,不幸的是她也病了,連續兩年住院,多年的儉省,她的食道和胃都落下毛病,乳房長了纖維瘤卻無錢手術。他失去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她只好到他的單位尋求幫助,但是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救濟。
宜昌的同學發起倡議,同學們紛紛伸出關愛之手,1000、2000、5000……源源不斷的愛心從四面八方匯入,讓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之路,看到了世間的真摯情義。因為伸出援手的同學大多是普通人,過著平凡的日子,而就是這平凡,體現了情義的珍貴。同學們在網上熱切商討著援助的最佳方案。孩子必須盡快入學,要讓她到正規的學校去讀書,最好是找一所中專讓她學一技之長,如果學有長進,還可繼續深造;房屋屋頂要趕緊加一個隔熱層防風避雨;要讓她盡早入院手術治療……
當務之急是孩子的學習問題,因為開學已經兩個月了。柳同學是中國教師雜志中南站的負責人,他自告奮勇挑起了孩子入學的奔走事宜。經過與教育廳、武漢市教育局、武漢儀表電子學校的領導多次溝通,最終得到了相關部門和領導的支持。他給武漢儀表電子學校鄧校長呈遞了入學申請函,告知他同學的女兒因家庭經濟條件太差,現已輟學幫媽媽做事并照顧生病的老人,但她一直做著讀書的夢。他受她父親幾十位同學之托,懇請學校和鄧校長想辦法,讓她到貴校學一技之長,實現她自食其力,更好孝敬父母和回報社會的想法。學校立即給予回復,近期即可入學。隨后,宜昌的同學陪同她將女兒送到了學校,就讀動漫設計專業。孩子開始了人生的新起點,她尤其欣慰。
我們站在她家屋門前聊著天,桔樹的清香彌漫開來,空氣中氤氳著桔子的甜味。她雙手端著一盤桔子,說是上午剛從樹上摘下來的,請我們嘗嘗鮮。并講起了以往幸福溫馨的往事,說他是一個孝順的兒子,體貼的丈夫,疼愛孩子的爸爸,盡管得了病,在女兒去茶樓打工時,他還說了一句,不要去茶樓,那里有壞人欺侮你……我由衷地說,你不僅是一家人的支撐,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請相信,有我們這些同學的關心,有單位領導和同事的支持,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她真切地挽留我們吃午飯,我們怕給她增添負擔,短暫停留后便作告辭。揮手道別時,她嘴中一直念叨著,等曉宇讀完書再報答各位叔叔、阿姨的大恩。
當天,我們與宜昌勘探隊的領導見了面。宜昌隊的程隊長是一個真誠務實的人,他曾親自登門探望過,單位也一直將他家當特困戶對待,每年發放一些困難補助,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他表態,以后孩子上學的費用,每學期可以憑學校的證明到單位領取2000元補助;屋頂加層的事單位是擔心原房屋基礎不牢,存在著安全隱患,所以一度耽擱下來。如果同學們幫著做,隊上可以給予一定補助。
回家后的當晚,我收到她女兒發來的簡訊:謝謝我爸的同學、同事、還有單位的領導,我代表我爸媽感謝你們對我家的幫助,等我完成學業再來回報叔叔、阿姨們,其實你們沒有義務幫助我,但是你們這樣費心讓我蠻感動的。
孩子,這都是我們應當做的,因為我們的青春是和你的父親一同度過的。你不必有思想包袱,要愉快地學習,開心地生活,這是我們共同的期待。要感恩你的媽媽,她是最辛勞的,你的懂事和體貼會讓她倍感欣慰。
她是我同學的妻子,一個讓我由衷敬佩的女人。
張愛玲曾說,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詩,因為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不由我們支配。我想,活在當世的我們,只愿她的歲月靜好,生活安穩。
每每想起她,我就想到那紅橙橙的桔子。桔子紅了,日子也會如這桔子的味道一般慢慢香甜起來,如這桔皮的色澤一般漸漸溫潤起來。
(作者單位:湖北省鄂東北地質大隊)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