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之上
來源:作者:歐陽杏蓬時間:2012-11-27熱度:0次
高樓的窗子幾乎都是封閉的。原因大概是從前有人跳過窗,而且不止一次。事故結果令人不安,又要防患于未然,于是把窗都密封了起來。樓本來就有換氣系統,除了初來者有些不適,久居者已經安之若素。每次下班,我都要走到窗子邊看看天色。窗子是灰色的,樓子里燈火通明,大白天也不知道外面的樣子。有些時候,天下雨了,下了樓,才能看到雨。雨是城市的清潔工,雨一過,城市分外清新。然而,這清新上了車就沒了。車里交融的傳遞的是各種不同的味道,面包的、煎餅的,還有女人使用的香水,混在一起,就像一個封閉的菜市場,青菜腐爛的味道一直從起點站彌漫到終點站。回到家,上了樓,安靜下來,也寂寞了。燈光很亮,電視機很大,卻不道干什么才可以開心。我們平常都有說有笑,回想起來,那些動作都是神經指揮的,跟內心無關。在沙發上,在走廊里,在陽臺上,我都找不到自己的快樂。我的快樂呢?我閉上眼,我有一些絕望,發現自己老了,老的膽怯了,老的哪也不敢去了,老的只有獨自發呆了。這是生活?摸摸墻壁,冰涼。所有的墻壁都冰涼,然而我們用它來為自己遮風擋雨,獲得了安穩與溫暖,卻把自己孤立了起來。看看對面,一窗燈光,像一幅裝飾畫。生機呢、生活呢、生命呢?我的眼睛潮潤起來,或者是迎面吹來的十二月的風很冷。
下了高樓,又上高樓。昨夜的忐忑已經消失,即使今夜還會再來,但現在已經忘記了。在一個城市,在不同的高樓,生活和工作是分開的。工作越來越忙,或者越來越有規矩,生活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少。剛進這一棟60層的高樓的時候,我跟所有初來者一樣,自豪、自信、自得,梗起的脖子比石頭還有力。同事之間也會相互關照、走動、互通有無。然而,這都是表象。對一個陌生者,大家都會敞開胸懷接納。然而時間會令人厭倦那種儀式般的禮貌、談吐和來往。從往各個辦公室走動,到最后只往廁所走動,我們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位置一直在那里,很多人都心懷善良的期待,以為位置會不斷的變動。位置不會變,變的是人的臉。有的臉會越變越緊,沒人在面前還會緊繃起來。有的臉會皺,時常會皺成一朵菊花。有的臉會陰,好像隨時要下雨。有的臉也是陽光燦爛,一問,是剛入職的新員工。辦公室就是一個世界,有的辦公室是長年累月關著門的;有的辦公室的門一直就沒關過門。有的辦公室里很安靜,只有空調的呼呼聲;有的辦公室里傳出吵架的聲音,沒人去關注,每個人都想吵架,只是還沒找到吵架的對象。我們都羨慕那些吵架的同事,至少,至少,他們還有脾氣、個性、不同見解和吵架的勇氣。很多同事入職后,就像一個漏氣的皮球,一天一天漏下去,了無生氣的窩在位置上,卻自得其樂,這真是一個美妙的地方。
我是一個奇怪的人,每當我在位置上坐下來,我就開始不安。我不屬于這里,但我又得呆在這里。我想逃跑——離開這樣的生活,卻一直沒有勇氣。我渴望隨心所欲,面對的生活卻只能按部就班。我們進城的時候,滿心想著創造一個空間過五彩繽紛的生活。當面對五彩繽紛的時候,卻又覺得自己在生活之外游離著,那一些美麗都像泡影,比泡沫還易脆。產生這種不真實的感覺,是我們擁有的太多,還是時代變化得太快?辦公室里的人都不談這些,他們會關心俄羅斯、美國、換屆選舉,卻對工資、社保金、物價不聞不問。他們會談到日本料理,會講到迎春花卉博覽會,會想到非洲的金礦,天馬行空,卻不談自己。我們每天擠公交車、擠地鐵,或者步行三站路,都沒人談論。一講到幸福,都會泄氣。有的人欠著銀行一大筆房貸,有的人的信用卡刷爆了,有的人放著高利貸,有的人賺著外快,這些都不能說。我們都在等待每月10號發工資,但卻有很多人不把那點工資當一回事,裝得很冠冕堂皇,卻時常為了收入跟對面的同事爭論得面紅耳赤。我們虛偽,還是生活讓我們把真實都掩藏了起來?這個時候,我的靈魂和軀體通常進行一次分離,靈魂去旅行,軀體在苦行。當一天結束的時候,靈魂與軀體合二為一,卻又是老調重彈。
我仰望的樓,現在我觸手可及的樓,我們并沒有融合在一起,更沒有傳奇。我是過客、旅客、常客,無論是什么身份,都是客。我很明白,這一點很要命。如果我是麻痹的,如果我是昏庸的,如果我是混世的,我會很滿足于現實。現在的這一切,與過去截然不同。我們刻畫的夢想,有的在門上,有的在墻上,有的在石頭上,有的在我門自己腳下的地板上。夢想飛離我們的心頭,就再也沒有回來。我們掏空了熱情,卻并沒有捂熱情操。我們在追求,又在背道而馳,我們在抗衡什么,或者什么在牽制我們?我們知道一切,說出來又含混不清。我們需要放棄,比如眼前這繁華世界這高樓大廈,可沒人愿意挺身而出甘愿做先鋒的標本。我們知道等待會得到一抔黃土,然而還是沒有勇氣去超越自己。高樓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標本,我們在高樓之上,無論怎樣,我們已經擺脫不了一種宿命。我在心底里嘆息,可是,迄今為止這是我不能拒絕的生活。軀體在成為蛆蟲,但愿,但愿,我的魂能羽化出彩蝶,飛過這高樓,回到自然中去。
沒人知道我在想著這些,我也不知到對面的人在想著什么。我們都在沉思,像這座樓一樣冷淡。這讓人感到窒息,我走道窗邊,透過灰色的玻璃,看外面的高樓。中信大廈、中石化大廈、市長大廈、天河城大廈、遙遠的西塔、驕傲的小蠻腰……都籠罩在冬天的輕煙中。道上的榕樹、芒果樹、木棉樹……都把思想藏在了地底,一副凝重的樣子,讓這個潮濕的冬天更加寒冷。實體墻、還是玻璃幕墻,窗子都關著。高樓像一顆一顆釘子,簇在一起,磅礴壯觀,這就是我們的現代化城市建筑?我不能否認,所有的建筑都印上了這個時代的個性。我們需要的是成長,無論用什么手段,建設出一個時代的地標,才能彰顯出一個時代的偉大。是這樣嗎?目前是這樣的,沒人在意百年后,城市的性格是不是亂七八糟,現在要緊的是,趕快建起來,趕快滿足時代的需要。我們轟轟烈烈,一直追隨,卻做了或不可缺的陪襯。這是必須的,推搡著我們的生活,還有你——看著這些高樓,我開始消沉,感到自己已經無可救藥,再也無緣于新的生活。
2012年11月27日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