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來
來源:作者:常霞時間:2012-12-04熱度:0次
正如我們感嘆春天不經意間來到一樣,冬天在人們不太感冒的情況下不期而至,真真是"忽如一夜冬風至,小小雪花漫天飄"。
驅車行走在 省道上,車輛稀少。這一帶屬丘陵,沿途的山不高不矮,青青的松柏孑然挺立,灰白的巖石裸露著,在寒風中棱角分明。一條條蜿蜒起伏的公路,把村鎮、山脈、農田連成圖片,村鎮質樸典雅、山脈圓暈連綿、農田豐饒齊整。一路行來,猶如穿行在大自然的懷抱里,路邊的樹木枝杈搖擺,地上鋪滿落葉,隨風輕跳著簡潔的舞蹈,一種不知名的樹葉全部黃了,宛若涂了黃色的彩墨畫,粗粗糙糙的連成一片,像小女兒的信筆涂鴉,不帶精致的自自然然。突然的降溫讓還人們還沒做好準備,似乎昨天還是秋衣坎肩裙擺飄飄,今日卻要棉衣棉帽了。
想是乍冷的原因,能不出來受凍的就不出門了, 偶爾呼嘯著經過幾輛 騎著摩托車的人,戴著毛帽,高高的脖領圍在鼻尖以上,只有一雙黑黑的眼睛在脖領和帽子的縫隙里閃爍,如此分辨不清騎車人的容貌性別,只不過從衣著的色彩和款式上看大約是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他上身的軍大衣長長的蓋在膝上,腿上的護膝一直到腳脖。如此穿戴整齊或者能驅走寒風中五六十公里的時速帶給他的寒意,盡快到達溫暖的目的地。
不知什么時候,空中落起雪花,飄飄揚揚的迎上來,想落入人的懷抱,卻被冷冷的擋在車窗外。這可是今年的第一場雪呢,人們都盼著“瑞雪兆豐年”,又好像只有下雪才預示著真正的冬天的到來呢。這潔白的雪花給了人們多少期待啊!下雪了,“冬至”就不遠了,“小寒”“大寒”“立春”過年,那才是人們盼望著的好“年頭”啊。在雪花中穿行一段距離后,逐漸變得清晰,原來這段并沒下雪!驚奇過后又是一段飛舞的雪片,我們就在這浪漫的寒冬季節看著雪飄雪停,繼續著回家的行程。
小女兒在開著暖風的后座興致勃勃的向我講述晚上看的恐龍科幻片,驚喜的告訴我恐龍有會飛的、有孵蛋的、有相互撕咬的,她的聲音里里滿是驚奇和興奮:是先有了恐龍蛋還是先有了恐龍?她居然提出來哲學家尚不能解答的問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我說:有待你長大了去研究。小女兒說她不明白我說的什么,這有什么重要呢?是先有了春還是先有了冬?一年年輪回又有誰說的清呢,走過這個冬就會迎來下個春。
我是最不喜歡冬天的,究其原因就是怕冷,一是虛寒的體質本就經常手腳冰涼,最怕的事情就是把手從熱乎乎的手套里伸出來,觸碰冰涼的帶著寒冬氣息的物件,突然間手的溫度就會和空間一樣寒冷了。比如吃飯,一碗湯下去,寒氣消盡,溫暖上來,臉上吃的熱乎乎的,連鼻子也通了,如果這會用用涼水洗碗,觸了涼水的手瞬間變的寒意十足,一下子清醒的回到飯前的冰涼狀態,那種驚醒到還不如不喝那碗熱乎乎的湯,或許沒有溫暖過后的涼意。 飯后不去洗碗就難免顯得懶惰哦。還有一個涼意的經典感受是寫字的右手常常因為不停的勞動暖暖的,而左手卻是冰涼的,然后用右手暖暖左手,交換溫度;又常常手心是熱的的,而手背卻凍的生了凍瘡,等到春天,癢的撓個不停,那個滋味真是難以忘記。
我是最不喜寒冷的, 常常想自己應該是冬眠的動物,吃得飽飽的,躲在洞里長長的睡著,等到天氣暖了看春暖花開,該是多好啊。怕冷也因此得到親友更多的關懷,少了許多天寒做事的苦惱,冬天來臨前早早的捂上熱寶,穿上棉服,含著香糖,放在膝上一本書倦倦的慵懶著,愜意的很。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