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之行
來源:作者:向新生時間:2012-12-20熱度:0次
聽人說湘西邊城----鳳凰是個積淀久遠,民風古樸,山清水秀的古城。那里人杰地靈。夢里,我常常心馳神往。期望哪一天能投身她的懷抱,一睹她的芳容,感受她的情懷。
機會終于來了!前不久,我們一行借考察之機游覽了鳳凰。一大早,大家坐著大巴從長沙市出發(fā)一路西行。我按奈不住心中的激動,一路觀賞車窗外的景色。中午,到常德市吃飯的高速路出口,一座巨大的古銅色雕塑------地球上飛馬踏燕映入眼簾。導游問大家:那座雕塑有什么含義?大家茫茫然搖頭。導游大聲說:“吃完飯立馬滾蛋!”大家哈哈大笑。吃過飯經(jīng)過一家酒店,只見并不繁華的酒店門口立起高高滾圓刺眼的紅色氣充拱門。傍邊的鼓風機正上氣不接下氣往里吹。拱門上大書“熱烈慶祝陳XX十五歲生日大壽”。“哈,十五歲就稱大壽,難道真以為世界末日來臨?”我想。曾聽在廣州的湖南朋友說,如今湖南的鄉(xiāng)下已今非昔比,喜歡擺闊。在外打工無論賺沒賺到錢回去必須拿出派頭請村里人抽中華煙喝五糧液酒上高級館子。那真是村里的吃得開心,出錢的被吃得直冒冷汗。
傍晚時分,穿過一路的崇山峻嶺河流,我們終于到達了夢里邊城----鳳凰。鳳凰的夜是極其喧囂充滿誘惑的。沱江兩岸燈火璀璨,虹橋上人流如鯽,人聲鼎沸。我獨自帶著相機迫不及待去采擷那動人一刻。
虹橋,修建于明洪武年間,兩墩三跨如彩虹橫貫于沱江之上。它過去為風雨橋。橋頭,一個留著長辮,戴瓜皮帽,穿著長袍馬褂,端著算盤,渾身刷成古銅色的賬房先生摸樣的人站在橋頭一動不動。起初許多人都以為那是雕塑。紛紛站在旁邊拍照留念。有幾個姑娘照完相后順手在那賬房先生臉上一捏,發(fā)現(xiàn)居然呲牙咧嘴,嚇得花容失色。橋上兩邊商鋪林立,賣蠟染畫、葫蘆絲、玉器飾品、土特產(chǎn)、書店等的一家連著一家。人頭攢動,嘈雜聲不斷。蜂擁的人流和燈光已完全浸染江水,失去了往日的寧靜。河對岸吊腳樓的木柱在點點昏暗燈火中若隱若現(xiàn),仿佛暴發(fā)戶把腳放在沱江中沐足。
我快步穿過廊橋走向橋北端的步行街。只見兩邊都是食肆、茶葉店;客人罕見,生意冷清。我走進一家安化黑茶店,一問價格,居然是廣州同類茶的四倍。唉,擺的是黑茶,賣的卻是黑心。我失望地穿過街中小巷,來到相鄰的湘繡、紡織品街。也只見店主或打著瞌睡,或慵閑剔著牙,已難尋往昔的風采。
這就是邊城鳳凰嗎?我邁著沉重腳步沿著古城墻緩緩走去。厚重的古城墻由一條條紅砂巖石壘成。仿佛在這里我才依稀感到絲絲歷史風煙。
來到夜幕下的沱江泛舟處。這里,暗香流動。成雙成對的情侶有的并肩而坐低聲細語;有的深情相擁抱團取暖抗擊寒冷;有的手拉著手,憑借著暗暗的燈光小心翼翼踏著河中間露出水面的石墩橫穿對面。驚叫聲此起彼伏。一位肚子滾圓拿著禮帽和木駁殼槍的家伙問我:“照張土匪相嗎?”“我給你照得啦!”我說。
河對岸一座座酒吧狂歌輕舞,嘶聲欲裂;霓虹燈像鬼火一眨一眨閃爍;門口的靚男倩女無精打采,見人就問:“進來喝啤酒嗎?不貴。”
人們常說,黑夜是制造欲望和罪惡的地方。第二天,聽說一位游客晚上被駐酒店的上門沐足黑幫敲了。那些家伙硬說他“做了”,“是八千八百元,不是八十八元。”我一陣惡心。覺得晚上的鳳凰已如站街女一樣,濃脂艷抹,認得的只有金錢。
鳳凰,也許在白天,當她鉛華洗凈,素顏淡妝,才能顯露出她的清純美麗?
第二天早,人流少了許多。我重上虹橋,尋找新的感覺。從虹橋二樓倚窗遠眺:沱江一彎寬闊碧水在晨霧中靜靜流淌;江底青幽的水草順著江流在柔動;江兩岸的吊腳樓密密麻麻沿江而立,灰墻黑瓦,古跡斑斑;遠處江拐彎邊萬名塔倚江聳立,背后是一片青翠如黛的遠山;幾葉扁舟在沱江上悠悠劃行。清晨的鳳凰如沉睡中的鄉(xiāng)村少女,恬靜而清純。這才仿佛是我夢中的鳳凰。
我來到中營街10號。那是我久仰的被稱為“鄉(xiāng)土文學之父”的沈從文的故居。一代文豪童年和少年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地方。沈從文的祖父曾官至貴州提督,家境殷實。至父親這一代家道中落。他高小未畢業(yè)而不得不輟學從軍。沈從文幼年讀私塾時生性頑劣,常常逃學曠課,他向往社會和自然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直到在部隊混了三年,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事無成,才開始醒悟努力。1923年他來到北京“北漂”,住在“窄而霉小齋”致力于文學創(chuàng)作。直至1924年在郁達夫的推薦下文章才開始在《晨報副刊》刊載。1931年-1933年在山東大學任教。抗戰(zhàn)爆發(fā)后他到西南聯(lián)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他一生創(chuàng)作結集出版作品80多部,是現(xiàn)代作家中成書最多的一位。曾兩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撰寫出版的小說集有《龍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雛》、《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駿圖》、《如蕤集》、《從文小說習作選》、《新與舊》、《主婦集》、《春燈集》、《黑鳳集》等,中長篇《阿麗思中國游記》、《邊城》、《長河》,散文《從文自傳》、《記丁玲》、《湘行散記》、《湘西》以及《唐宋銅鏡》、《龍鳳藝術》、《戰(zhàn)國漆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學術專著。沈從文后來完成的湘西系列文學作品,對鄉(xiāng)村生命形式的贊美與對城市生命形式的批判,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本于自然,回歸自然的哲學。
鳳凰無疑是美麗的。秀麗的山川,深厚的文化底蘊,古樸的民風,孕育了民國第一代總理熊希齡、文學家和歷史學家沈從文以及陳寶箴家族一門三代四杰(陳寶箴、陳三立、陳師曾、陳寅恪)、黃永玉等一代名人。然而,在現(xiàn)代商流、文明不斷地沖擊下,如果社會的管理者們不去著意維護她良好的社會秩序,把賺錢當成唯一發(fā)展的法寶,那么,她美麗的笑靨將淪為人們厭棄的面具。前不久,一位支教志愿者揭露鳳凰某小學領導疏于管理,承包商猛賺國家補貼給小學生的營養(yǎng)餐款(或是校領導與承包商同流合污)事件,令我久久不能平靜。我很難相信這是發(fā)生在美麗的鳳凰。
鳳凰無疑需要發(fā)展,需要現(xiàn)代文明。但更需要道德堅守,需要浴火重生!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