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橋思歲,望湖念月
來源:作者:帶雨桃花時間:2013-01-23熱度:0次
站在十字路口,來來往往的車流,擦肩而過的行人,或認識,或陌生,一個小小的縣城,每天過往的無非是面熟而心不熟的,見著了熟人莞爾一笑,點點頭,算打個招乎了。寒風襲來,腳步加快。走了沒幾分鐘,就看見一座長長的橋,那座橋跨隔波光粼粼的人工湖畔,雖說是人工湖,但美麗的湖面,微波蕩漾,水質良好,從城西南向的君山湖畔潺潺而來,象一條玉帶,絲絲入扣地將這小小的縣城打扮成婀娜多姿,富有山水情調的江南水鄉。“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處處梅”湖中的亭臺樓閣,和兩岸上的樓堂館所紛紛倒映在湖面上,煞象一幅水墨畫。而霧霾升騰時,白茫茫一片籠罩著整個龍湖,置身其中,更象天上人間仙境般。憑欄凝佇,空中飛來幾只白鷺,在湖面上自由地翩翩飛旋,快要飛到眼前時,橋面上熙熙攘攘的喧囂似乎驚動了它,稍縱一過離人而去。顧橋思歲,長思難收;望湖念月,稠念密盈。
撫著時間的長脊,透過心靈鑰匙的洞眼,站在城中十六年前的這座橋上,橋還是這座橋,只是,陪在它兩旁的是錯落無序的梯田和水塘邊與人齊的雜草灌木叢生,零零星星的樓房分布幾處。單位不在主干道上,坐落在一片荒山上,偏僻而悠靜,處處是密集的濕地松、馬尾松和散發著樟香的樟樹,高大梧桐樹挺拔有力。偶爾的車輛鳴響才驚動棲身枝頭的鳥兒。隨地可見一條條蠕動的黑乎乎的毛毛蟲,即討厭又憐愛。秋冬季節來到,閑聊無事,走在鋪著厚厚松毛的枯黃地毯上,松軟松軟。拾起吹落在地的松果顆顆粒粒,拿在手上,有的包裹得緊緊的;有的半開半包;有的完完全全地盡情張開,這樣的果子最好看了,金黃金黃的,透著陽光一瓣瓣的,一層層的疊加上去,好似一朵朵花兒遍地盛開。附近的居民都在林子里忙活,拿著竹筢刮著地上厚厚的松毛,一根根干燥燥的松毛堆積一處兩處三處,等著被捆綁回去引火炊燃。一群兩群三群的小孩兒們蹲在地上尋著松果,一顆顆拾掇成袋交給學校當柴燒。
院內的那棵雪地松,見證著歲月的風風雨雨,始終不渝地穩穩當當地守護著這辦公樓房,悄悄地看著忙活不停的身影,注視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親吻著散發芳香的泥土,時不時地附耳和枝頭的鳥兒喃喃訴語。流水般的歲月,絲毫改不了它的蔥蔥郁郁。涉世之初的小姑娘騎著自行車,每天往返那座沉默不語的橋,隨意可以飽覽大自然為年輕的心展開的五彩圖景。金色的稻谷,青綠的無名草兒,含笑開放的野菊花,掛著紫黑果實的樟樹,肥沃田地里的片片蛙聲,水溝里愜意游動的小魚兒……“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融入自然,心在無限的空間里馳騁。是那么的純潔,那么的樸真,那么的遠離世間的濁濤俗浪。
四季輪回,流轉悠悠。環顧四周,兩眼紛繁,變得擁擠與逼仄。周圍處處是鋼筋水泥構造,囫圇地接受著這冰冷的硬邦邦。幸好,橋還是那座橋!橋的兩旁替換成流光溢彩的龍湖。光陰送給了小姑娘世故與新的身份,坐車每天還是往返于同樣沉默不語的橋,只是已無熱情與空間再去馳騁。湖面泛起的陣陣漣漪蕩晃起平靜的心境,五彩圖景隨著湖面上的微風粼粼漸漸消失,風中搖曳的柳枝招來了千絲萬縷的莫名隱隱失落。
林間的濕地松、馬尾松尚存于公園的角角落落,雖說少了,但還好,還有這么些熟悉的影子在重復著昨日的故事。經常去看望它們,算是一種對尋找過往的巡禮吧。走在路兩旁種滿了樟樹的人行道上,樹上掛著的紫黑色的樟樹籽撲騰落地,一不留神,踩著它們足以糾纏前進的步伐。
坐守冬日的殘陽,又經過了那座老橋,望著似流淌又似靜止的湖面,萬象皆生,熙攘的背后掩蓋著無法返回的歲月。
漫想踱步歸來的消息讓轉身而來的白鷺傳遍了整個湖島。接葉巢蔦,平波卷絮,卷盡愁云,琉璃光射,梳洗密靄。映入眼簾的那株梅花四周萌動著無孔不入的春日的芬芳。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