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
來源:作者:朱玉富時間:2013-02-18熱度:0次
寒冬還未走遠,我便踮著腳尖翹首等待經(jīng)過我們村莊的春姑娘,冷不丁一聲春雷,小鳥馱來春的信息。
冬天總是灰撲撲的,如同貼在在門框的春聯(lián),風吹日曬了一年,最后的色彩便是一坨蒼灰。所以,我喜歡春天。
這些日子里,那份不安分的心總會時不時地到野外“尋花”。
到菜園里去剜菠菜,已有一朵兩朵的白菜種花開了,四個瓣兒圍著團團坐,嫩生生像入托的小姑娘,在微風里躲躲閃閃,含著嬌羞。我站在菜畦邊,凝望那個等待了一個冬季的生命,憐憫它被烈日春風無情地肆孽摧殘。依窗探院,依然看見院墻外那邊的白玉蘭開花了,白玉蘭開得早,比墻根下的一溜兒迎春還要早。玉蘭開得最假,假得不像花,我每推窗,看見那赭石色的光光的枝干上一團團的白、紫、紅,總狐疑是一群鳥落在上面,晾開羽翅曬春陽。哪有鳥兒只戀著一棵禿樹呢,早早晚晚地看,就知道當真是花了。好東西好到極致,常常要遭被真實誤解的委屈,花也是。
黃昏,散步,沿著汶河,看見農(nóng)家門前的桃樹上打滿了紅苞苞,一個多情的姑娘在指間結(jié)下的一個個粉紅心事,將解未解?那就不要心急好了,慢些來,桃花且讓它一朵一朵來開,心結(jié)要一個一個來解。春天實在太奢侈了,把那么多的花兒湊到一塊兒來開,我實在舍不得,只想著耍點吝嗇的伎倆,私自克扣一些,留著慢慢開,這樣,春天就長了。可是,有誰能克扣得了呢!梨花那一樹青玉一樣的花苞也鼓著腮幫子爭前恐后地在擠,還有杏花、江堤上的蒲公英,還有蘆葦叢邊那些無名氏,一樣端端正正已經(jīng)裝扮停當就要出來見客。
春天是流傳在民間的美麗的傳說,口耳相傳,白玉蘭傳給桃花,傳給梨花和杏花……可是,最先傳來消息的又是誰呢?是如縷乍暖的風和日,一路浩蕩如大軍過境,于是萬物響應(yīng)而從之,跟著搖旗吶喊?有心多情的土地,一把逮住了花草的根脈,囑它們把春天的訊息寫在綠葉和花朵上。隨時而來,隨季而徙,就這樣一年一度的春天又在人間這么駐扎了下來!它們還要生生不息的將一季一季傳下去,把季節(jié)傳遞在燕子的細語呢喃里,傳遞在青蛙的高唱的詠嘆里,傳遞在百花嬌艷的爭鳴里,傳遞在山澗冰雪融化的小溪里……
人在春天,每個日子似乎都是風雅的。陌上看柳,湖邊看景,山澗覓綠。被花香發(fā)酵過的風穿過粗細長短任性如縷的柳枝,一夜春風一層綠,這個時候的柳枝借著風勢長得飛快。趁著早春的幾天假日,趁著風和日麗的好天氣,日日黃昏去河邊私會它們,兩相對視,有無限柔情綠意生起。它們在這寂寞空曠的河邊好愜意自在啊,綠簾子卷了收收,收了又放,任性閑適,對于喜歡野生狀態(tài)的我。每一次從河邊回來,總喜歡掐一兩截柳枝在手心里舉回來,讓心情上涂滿綠意。
氣溫連著攀升幾日,猶疑著,又停下了步子。驚蟄聽春雷。轟隆隆的聲音在耳膜上滾,像住在我樓上的一對老夫妻借著雨天的清閑在挪動笨重的老家具聲,清脆里夾雜著厚重。是啊,雷聲里,聽到的仿佛是翻箱倒柜的聲音。啊,找什么呢?找到了,又是一年的好時光!一層層打開,在掌心上端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古老的節(jié)氣如一柄傳家的如意,在農(nóng)人的日子里走了一趟又一趟。
落雨的天氣,時光總是散散淡淡,不循節(jié)奏滴落的雨簾。像母親穿的飛針走線那樣的悠長、細膩、柔軟、纏綿……雨線在大地上織花牽草,添紅染綠;便有了兩個少女的名字,一個叫桃紅,一個叫柳綠。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