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我最難忘懷的歲月,這段經歷讓我刻骨銘心。我的童年是在鄉下老家度過的,因此對童年的印象,大多來自對家鄉的記憶。在我的腦海中,童年家鄉之景象,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時常會在我眼前浮現……
記憶中的家鄉非常美,天很藍,陽光花的耀眼,到處是清澈的河流,寬闊的田野,人們也很純樸。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油菜花開的時候,當北方還是漫天風雪、水凍山寒時,家鄉的油菜花就開了。先是青綠中夾帶點點嫩黃,似乎有些生怯,慢慢地變成耀眼的明黃,燦爛的金黃。一眼望去,一壟壟一片片,在陽光的照射下條條金光與層層田野交相輝映。這時的家鄉,花染黃了小溪、染黃了田野,染得大地流金溢彩。小時候,一年之中我尤為喜歡春天。鄉村的春天像個含羞的少女,一切都是慢悠悠、靜悄悄的,當東風徐徐吹來,蟄蟲悄悄掀開了土被,小草慢慢露出了嫩芽,花兒輕啟朱唇張開了小嘴,遍野的麥苗一天天在變綠,慢慢地挺直了腰桿。柳絮不知疲倦的飛舞著,輕飄飄地飛在河溪邊、小路旁、田野中;桃花開了,像少女嫣然羞紅的笑臉;梨花白了,似少男通透滑嫩的臉龐。水塘中的荷花,才露尖尖角,羞答答紅暈映雙頰;融冰了的小河,沽沽的笑著,嘩啦啦地流向遠方。和暖的春風吹過,裹帶著泥土的芳香,清清的,柔柔的,像嬰兒細嫩的小手拂面;纖纖的小雨飄落,夾帶著春意的清爽,細細的,涼涼的,滋潤著萬物生長。鳥兒唱起來了,蝴蝶舞起來了,昆蟲飛起來了,蜜蜂忙起來了,魚兒游起來了,就連貪睡的青蛙也伸直懶腰呱呱叫起來了。
小時候,家鄉雖然還很落后,沒有高樓,沒有水泥路,到處都是泥地,但我卻很享受鄉村的田園生活,每天人們迎著朝陽出發,或趕著車,或牽著牛,或扛著犁,用一雙雙長滿老繭的大手,滿懷信心地去田野中播種一年的希望,廣袤的田野里,到此是勞作的村民,一派繁忙景色。夕陽西下,晚霞映紅了半邊天,聽到急促的趕牛聲自遠而近,就知道忙碌了一天的人們收工了,女人嘰嘰嘎嘎笑著,一溜煙地跑回家中做飯,男人則不聲不響蹲在自家門口,慢吞吞的抽出煙袋,裝上煙絲,劃著火柴,美美的深吸一口,仿佛一天的疲勞已隨煙霧飄去。天要黑了,裊裊炊煙在小村上空飄蕩,空氣中夾雜著一股股柴火的味道,女人做熟了飯,牽著蹦蹦跳跳的孩子,斜倚在門口,深情凝望著勞累了一天的男人,用柔聲細語喚丈夫回家。
小時候總是無憂無慮,覺得生活中有太多的歡樂。夏天在綠樹成蔭處,屏著聲息,抬頭捕蟬;或趁大人夏涼休息,自個兒在門前支搭個篩子,撒些谷粒,靜候羅雀……冬天在寒冷的雪地里奔跑,打雪仗、堆雪人、全身直冒熱氣,放學回家的路上,總能見到我們這群活蹦亂跳的小男孩,奔跑在田間小道,光著腳板亦不覺得生疼……
時光箭一般的流逝,過去“哇哇”亂叫的毛小子搖身變成大小伙子,童年走了,換成了少年、青年、中年,歲月讓人慢慢變老,因此童心不再。踏入社會之后,生活的重負,工作的壓力,使人徒生許多的煩惱。在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之后,才會發現只有童年那片天空是純凈的,只有童年那片藍天和那塊土地才會生長著無猶無慮的快樂。現實生活的瑣碎、無奈、冷漠、殘酷……更多地激起了人們對往事對童年美好生活的追憶。
童年很美好,但童年卻無法復制,兒時的那種純真,年少時那種無憂無慮。